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們都過過好日子,巨大的落差之下,還真有些焦躁。
但為了蘅毅能夠順利拜師瘋子揚,再苦再難,都得咬緊牙關。
而一年之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枯水村一共九十三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是泥土牆、茅草屋。即便是村長家,也沒有住上青磚瓦房。
一家一家相隔不遠,也有相近的人家,好在都有個院子。
到了第一戶人家,韓巧上前去敲門。
“咚咚咚。”
“誰啊,來了。”婦人的聲音傳來。
很快門被開啟。
婦人看著面前的一家四口。
男子高大俊逸,女子溫柔端雅,帶著老虎帽的男娃粉雕玉琢,跟在身邊的女孩英氣逼人。
“你們?”
“大嫂子,可否討口熱水,順道借你家灶房煮點午飯。”韓巧溫聲道。
是庫和這邊的土話。
雖不順溜,但能讓人聽懂。
“你稍等,我去問問。”婦人順手關上門。
去找自己家公公婆婆。
很快門被開啟。
一個滿臉滄桑,滿頭白髮,面色枯槁的老頭開了門。
老頭看著面前的一家四口。
四人模樣都極好,最主要是他們身上的穿著,雖然布料一般,但看著蓬鬆,顯然裡面是新棉花。
渾身上下沒有一樣配飾,但他們眼睛晶亮,沒有絲毫愁苦之色。
又帶著孩子,說著不太流利的庫和土話……
應該是外鄉人,進了庫和之後才學起來的。
這種人要麼是出來逃難,要麼是出來避禍。
不管是那種,都不要結交的好。
“真是對不住,家裡正在做飯,沒有空鍋了。”
“沒關係,打擾了。”韓巧道。
告辭後牽著曾琴兒、與蘅毅去下一家敲門。
如此敲了十幾家,幾乎整個枯水村都知道村子裡來了一家四口,挨家挨戶敲門想借口鍋燒點吃食。
其實誰都知曉,他們可能是想找個落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