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乾19年春,二月十九,對於庫和縣明南鎮枯水村的百姓來說,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天。
對於大雍來說,亦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天。
那天快晌午的時候,一男一女帶著一子一女慢慢進村,男人很高大,挑著很大的一個擔子,胸前掛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孩子,背上還揹著一個高高的背篼。
女子溫柔甜美,眼角眉梢都是堅毅和鎮定。
背篼看著很輕巧。
身邊的女孩兒也揹著一個小小的背篼。
韓巧輕輕撥出口氣,“前面就是枯水村了。”
蘅毅嗯聲。
他胸前的阿耀激動的手舞足蹈,“到了,到了。”
一歲多的孩子,聰明伶俐的很。
一雙黑葡萄的眼睛滴溜溜的轉,被積雪掩蓋著的延綿群山,一望無際。
小村子更是被積雪覆蓋著,看起來好小。
然後說了句,“好爛,好窮。”
“爹,咱們回去吧,這裡沒飯飯吃啊。”
蘅毅聞言沒說話。
韓巧笑出聲,“咱們從下馬車開始,就回不去了。”
“……”阿耀頓時愁苦了臉。
曾琴兒忙拿出一個罐子,摸出一顆薄荷糖餵給。
“姐姐真好,姐姐也吃。”阿耀瞬間又眉開眼笑起來。
曾琴兒笑,卻沒有吃。
她背篼裡還裝了幾罐,也知道來了這裡,要一年後才能回去,得省著點吃。
她要是吃了,阿耀就沒得吃。
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了阿耀,她可是受了很多人囑託,要照顧好阿耀。
以命相護。
韓巧摸摸曾琴兒的頭,“琴兒為什麼不吃?”
都知道這次來枯水村,一開始日子不會好過,但曾琴兒還是義無反顧的跟來了。
“我還不太想吃,太……。娘!”曾琴兒甜滋滋喊娘。
為了來這枯水村,他們提前學了這邊的土話。
就是有些不順溜,但是能全部聽懂。
“嗯,走吧。”
三人鞋子都已經溼透,還飢腸轆轆,口乾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