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食堂倆軍嫂突然就忙不過來了,只得又找了兩個人,四個人才忙得過來。
雖然不用怎麼現場煎炒烹炸的,但是提前做準備、洗洗涮涮的,也非人工不行,很瑣碎很囉嗦。
又都是自己人吃喝,所以,一定得弄得乾淨才好。
而且,很多炸貨,像丸子、藕夾、油炸腐竹、炸豆腐、都得提前弄出來;麵條也是,北方人最愛吃這個,最後不下面吃,就感覺沒吃飽似的;菌類的也要提前清洗、泡發......
這些都是貴點兒的東西,也賺錢,更不能缺貨!
關鍵,各種食材幾乎都要串串兒啊,挺費工夫的。
來的人多了,食堂有時候就會出現斷貨的情況,讓幾個人有些煩心。
所以,一到逢會,就拼命地買東西,不行就去市區買。
如梅還聯絡了丁家寨送粉條的男人,讓他給食堂送貨。
一個月就能送幾百斤粉條,得了固定的生意,全家都很感激。兩個孩子在幼兒園也過得好,於是,兩口子又遊說幾家人送孩子過來。
丁丁班的孩子已經成十四個了,成了幼兒園很重要的經濟來源。
惠玲很高興,對如梅說:“當初拉你來,還真是對了,要是我,真弄不成這樣。”
李夫人也一臉佩服地說:“如梅,你可真是厲害,你看你給食堂指點的旋轉小火鍋,多掙錢!要是你去幹,可賺不少錢。”
“我不幹,太累。”如梅說:“事情都是人乾的、主意也是人想的,只要用心,什麼幹不成呢?”
其實,小火鍋還可以搞成規模化經營,做成加盟的模式,比現在更掙錢呢。
不過,現在東西還不是太豐富,就這,已經很不容易了呢。
豆芽兒的生意一如以往的紅火,到了秋冬季節,豆製品成了重要食材;其他蔬菜越少,這些芽兒菜就越重要。
有了豆芽作坊、幼兒園,再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如梅的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富足又滿足。
家裡的現代化東西在不斷增多,別的不說,手錶戴上了、吊扇掛上了、收音機也聽上了!
腳踏車嘛,如梅沒有買,不需要啊。
江軍有車隨便用,自己何必再去求人排隊的,白浪費錢。
一週去食品廠進一次貨,坐公交就可以了。
一個大箱子也沒有多沉,如梅很樂意出點兒力,活動活動筋骨也不錯,哪能光動腦子呢?
天越來越冷了,聽收音機說這兩天可能有雪,如梅打算多買點兒。
一早桂英來起豆芽兒,如梅說:“用你的腳踏車送一趟。下午送了豆豆,你在市食品廠大門口等我。”
她腳踏車後面帶著兩個大馱筐呢,能帶好多東西。
桂英滿口答應,早早地就在食品廠門口等著了。
看如梅買了東西,拖著兩個大箱子出來,桂英上去接過來,“真沉!好了,都給我,你別管了。”
如梅也很高興,“嗯,這回買的多,我看夠孩子們一個月吃的了。你先回去,我去買些小零碎,買完自己坐公交車回家。”
喜歡重生七零:田妻狠囂張請大家收藏:()重生七零:田妻狠囂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