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鋼鐵鮮血烈焰 > 第266章 大出血吧,德川幕府(一)

第266章 大出血吧,德川幕府(一)

推薦閱讀: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聯合船隊清理完小田原藩的大部分“遺産”,再加上收編足輕的工作用了兩天兩夜,稻葉正則那些比驢子大不了多少的戰馬再怎麼廢物,也足以跑出相模國,進入武藏國地界了。

武藏國作為德川幕府的“天領”(直屬領土)之一,佔有了關東平原的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江戶(即東京)的所在地,因此德川家光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小田原藩被滅”的訊息,當然由於大新聞在傳播過程中有意無意的發酵,在加上倭國人吹牛逼不上稅的傳統,幕府將軍聽到的比實情要勁爆的多。

“明國大將軍率軍二十萬,戰船一千艘,重炮五千門,鐵炮十萬挺,悍然入侵,另有三艘釋放‘天壤劫火’的妖舟,即使堅固如小田原城,也不足半日即破……”

應該說編造這些的倭人其中稻葉正則及其家臣佔了很大的比重)的想象力還是有點水平的,若不是早生了幾百年,說不定可以去製作動漫。不過德川家光作為幕府將軍,也不是啥好忽悠的人物,在得知那“強大到不可思議的軍隊”入侵的時候,德川家光直接在心裡數字先除了二,又除了三,不過即便如此,這依然是德川幕府統治地位的兇險挑戰。

在舊時間線上十九世紀中期,已進入晚期、危機四伏的德川幕府在美國人的“黑船入侵”面前可謂傷筋動骨、一敗塗地,而幕府威信掃地直接導致西南四強藩的崛起,僅僅十幾年後,德川幕府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而新時間線上十七世紀中葉的“青年版”德川幕府相對於十九世紀的“老年版”在技術上可能存在一些劣勢,但組織能力顯然高的多,德川家光的應對策略是“集結重兵防禦,給入侵者造成嚴重阻礙後談判”,而非單純的龜縮等死。應該說德川家光的這一套還是有點道理的,只不過他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明國大將軍”的推進速度。

“什麼?三崎城、三浦城都被攻破?”

“什麼?‘明國大將軍’在相模國大肆殺戮武士,卻收買足輕的人心?投奔他們的足輕數量已經近十萬?”

“你們……你們到底會不會打仗啊?”沒錯,這就是德川家光在得知“明國大將軍”詭異的做法以後的第一反應。話說誰不知道武士才是戰鬥力的核心,足輕只是廉價、劣質、卑賤……總之是很差勁的炮灰。當初戰國時期經常有幾十個武士追著成千上萬的足輕跑的“著名戰例”,而對手居然殺掉珍貴的武士,大肆收編無用的足輕,這……這他奶奶的不按套路來……

德川家光前思後想,還參照了家老們的意見,最終認為“明國大將軍”是手下的精銳已經足夠,所以根本不需要收編武士,只需要大量的足輕去幹苦力、當炮灰、打雜即可。但這樣一來“明國大將軍”的身份就變得十分有趣了,這絕對不是什麼海上巨寇的自封自命,而是實實在在的明國實權人物!

豐臣秀吉遠徵朝鮮,被明國萬歷皇帝的軍隊各種吊打,這樣的事情過去了快五十年,對於倭國上層人物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一是因為藩主們與外國人聯系容易造反,二是因為周邊一圈除了朝鮮、琉球好欺負外,其餘的全都惹不起。德川家光當然也知道明國近些年來國運不振,被流寇、清國鬧的天翻地覆,但這一波天下大亂不等於幕府就有了插手的機會,倒是讓一些實權派系有了違反“十五個不徵之國”的禁令,征討日本的可能。

所以……所以只能死命硬抗了不是麼?江戶到底是江戶,這座龐大城市的防禦是有縱深的,絕非小田原、三浦、三崎所能比。只要能讓登陸的明國軍隊陷入泥潭般的消耗戰,坐擁本土大量資源的幕府軍隊就有了周轉、甚至反攻的餘地。

————分割線————

正當德川家光調兵遣將,試圖以江戶為中心構築天羅地網的時候,相模國的倭人百姓正處於一場前所未有的狂歡之中。

倭國有沒有過農民起義?當然有!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封建割據引起的碎片化,倭國的農民起義規模小、人數少,往往輕易地就被各種大名、小名鎮壓了。但你要說倭國的平頭百姓完全沒有反抗的意識,那也不符合事實。

倭國百姓不是沒有反抗的意識,而是實在缺乏反抗的能力啊。要知道倭國的稅額可是“七公三民”、甚至“八公二民”,這老百姓餓肚子得餓到什麼程度?這在另一方面也解釋了為何天主教一度在倭國受到底層百姓的歡迎,畢竟天主的寶貝兒子耶穌會“五魚二餅”之術,有個會法術神通能讓人吃飽肚子的教主,當然皈依啦。

如果說耶穌同學的“食品召喚術”屬於傳奇級別法術,因此只存在於經書裡無法對新的信徒直接展現的話,那麼聯合船隊的這次入侵倒是陰差陽錯的讓相模國的百姓有了一次吃飽飯的機會。看看那些“殺武士,吃幹飯”、“殺小名,吃魚肉!”、“殺大名,吃豬羊!”之類的口號就知道這些人有多麼的饑餓,雖然這些東西有相當大的比例是要上繳給“明國大將軍”的,不過哪怕是剩下來的部分,也比過年還過年了。

在相模國,崩潰的不僅僅是小田原城、三浦城、三崎城等一系列“大城”,還有林林總總的小名城砦,當百姓發現平日裡看起來牛逼哄哄的武士、小名、甚至大名其實都沒有什麼了不起,也是用竹槍就能輕易捅死,甚至用木棍都能敲死的存在,那麼事情就迅速開始失去控制了。比各種小名城砦稍微晚一點倒黴,但依然沒逃脫命運的是各種寺廟,要知道那些“高僧”一個個本質上也是地主,甚至比世俗的地主還兇殘幾分。

於是乎相模國迅速成為“無法無天”之地,到處是“燒殺搶掠、姦淫擄掠”,只不過施加者和被施加者似乎更換了位置。而毛雄輝、施琅等人對這些事情表示喜聞樂見,反正透過讓百姓吃大戶、上繳戰利品的方式比直接搜刮還快,更不用說這樣還提供了大批立下投名狀的廉價炮灰。

“倭國協從軍”確實已經膨脹到近十萬人的規模,只不過其中大部分連足輕都不是,就是普通農民。聯合船隊提供的武器也從已經油炸加固過、裝著鐵頭的完整竹槍,變成了僅僅提供鐵質槍頭,至於沒有油炸過容易被武士刀砍斷?這沒有什麼問題,倭國這地方貧鐵,好不容易有鐵頭兵器的協從軍成員,肯定是拼了老命也要把武士揍死,武士刀搶過來上繳,至於被砍斷的竹槍杆?大不了再換新的。

而毛雄輝這邊,收繳的各種武士刀已經有數千把,雖然不排除有倭人拿著武士刀不上繳,上山當山賊王的,但考慮到如今“帶著武士刀就是武士,就要被滿相模追殺”的大環境,這樣的頂風作案之輩,應該是極少。而當相模腹地還在進行“守砦”、“守寺”和“拆砦”、“拆寺”的長期低水平戰爭的時候,比較識相也比較能打的協從軍成員已經開始向東北方向集結,畢竟——“武藏那邊油水更多!”

在三浦、三崎兩個據點被聯合船隊攻破之後,東京灣已經處於直接的攻擊範圍之內。而毛雄輝手下處於附庸地位的海盜船隊,還有施琅的部分船隊也已經開始了對江戶外圍的騷擾性攻擊,只不過收獲不是很大。

“德川家光和德川家康一樣,都是屬烏龜的!縮!真是能縮!海邊的村子啥的直接不要了,全部龜到內陸去了。不過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真打到江戶去,看這廝還能縮到哪裡去!”

這是羅大用對戰局的評價,也代表了相當多數的人的看法,相比之下,毛雄輝以及施琅還是比較沉得住氣的,在已經佔領的三崎城中進行戰前軍事會議的時候,施琅認為德川家光不是烏龜,而是甲魚,其中區別在於烏龜是縮著就認慫了,甲魚則不然,暫時縮起來是為了突然伸出頭,猛咬一口。

毛雄輝覺得這個比喻甚好,充分說明瞭德川家光這廝正積蓄力量反撲一波的圖謀,至於怎麼對付這個“甲魚”,最簡單的辦法顯然是正規部隊沿海推進,而陸地上則由大批的“倭國協從軍”去趟地雷。

施琅點頭,說這群倭人近來吃大戶都吃胖了,也該放放血了,而且“協從軍”本質上都是一些雜兵,和幕府將軍的武士打起來肯定是要吃虧的,這樣他們就算有單幹的心,也沒有單幹的膽兒,只能老老實實地為我們當炮灰,豈不美哉?

毛雄輝心說,這就是侵略者的姿態啊,不過十七世紀本來就沒有什麼後世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秩序,自己去侵略別國總比被別國侵略的好……以上感嘆暫且不提,從相模國向武藏國進攻的第一戰非常重要。而在相模、武藏交接處不遠的地圖上,毛雄輝發現了一個後世名氣挺大的地名——橫濱。

最新小說: 樂觀少年在立海大 如何扮演嬌妻迫害男主 寒王煞妃 替嫁妻子走後,劍尊道心破碎了 觸控符咒就會穿越 錯折瓊枝 屢戰屢敗的惡毒女配 師姐 師尊今天又打徒弟了嗎 徽影重重 驚!白切黑鼓手竟是雙面釣系! 我的帶球老婆要登基 我的老師有點撩 世子爺,這外室又在給您畫大餅! 我腹肌呢![穿書] 抱緊傅叔叔的大腿 救贖文的大反派,我嗎[快穿] 晴空萬裡,起落平安 樹與蝴蝶 江風不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