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下來,李東不斷在三個地方來回跑,被折磨得欲仙欲死。
好在兩個錄音棚,有李廣楠、老賀兩個人負責,而且還有正華娛樂的團隊和新華歌舞團的專業人員幫助,使得兩個錄音棚的製作工作非常順利。
而電影劇組那邊也只是籌備階段,老黃利用他在影視圈身後的人脈關係,很快就組建了劇組,目前正在為電影的拍攝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
因為吸納了更多的資金,使得這部戲的劇組並不寒酸,
像副導演、執行導演、攝影師、美術指導、燈光師、場務、演員、龍套演員、剪輯師、特效合成師、調色師、服裝指導、道具指導等等工作,都有專業人士負責。
李東也不用身兼數職,再也不用在劇組裡負責劇務的管理工作,天天忙活那些吃喝拉撒的破事兒。
雖然這部戲是多方投資,但老黃不但是出品人,還親自擔任製片人。
不僅如此,李東和老盧不但擔任編劇,兩人還兼任了助理製片人。
而且劇組的執行製片、劇務組長等劇組中的關鍵位置,老黃都選了自己曾經的嫡系來擔任,反正必須是他信得過的人。
這樣一來,劇組的班底,就是由黃培仁和李東、老盧三人,再加上兩個京都電影學院的教授組成,而這兩個教授也是老黃的同學。
一部電影從籌備到拍攝、後期製作,再到最後發行,其實是一件非常艱苦的過程。
包括劇本的選擇和閱讀、演員的選擇與合作、尋找製片方投資方。
然後還要完成分鏡頭設計、美術設計、進行場景勘測、組建劇組、完成導演闡述、進行預排練,再到實際拍攝。
拍攝過程中還要安排走位、反覆修改創意、臨場發揮、推倒重來、現場dit、服裝準備、道具準備、化妝準備、演員準備、燈光準備、攝影準備直到最後喊一聲action!
最後的後期製作,包括進行粗剪、精剪、調色、特效合成、混錄音軌、原聲配樂、剪輯預告片。
電影拍攝結束後,就到了影片的發行和宣傳推廣階段,包括營銷、推廣、炒作等各種工作,而且和院線談判溝通,儘量保證影片的排片工作。
好在老黃和老盧兩人,都是江湖老鳥,在這個圈子裡混了幾十年,而且都擁有豐厚的人脈和資源。
這些在李東看來非常繁瑣的東西,在他們眼裡根本不叫事兒,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搭起了班子,組建了兩百多人的劇組。
而且每個部門都是行家裡手,具備豐富的經驗,可能整個劇組唯一的外行,可能就是李東了。
老黃當然知道這些情況,但是他還是要求李東進組,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在劇組裡積累經驗,早日完成菜鳥到老鳥的轉變。
黃培仁未來的想法,可不是成立一間電影工作室那麼簡單,而是要組建一個獨立電影公司。
他需要李東的編劇才華,更需要他腦子裡那些天馬行空的點子。
有著多年導演經驗的黃培仁,心裡非常清楚一部好電影最需要的就是優秀劇本。
若是沒有一部優秀劇本,他就算導演功底再牛逼,也拍不出好電影。
喜歡我真不是文藝青年請大家收藏:()我真不是文藝青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