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先遣隊要用意譯的方式來翻譯安鄉氏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姓氏,承載了這個家族的歷史。
安鄉一詞,出自北客至此,安鄉定業的詩句。所以安鄉的意思,就是說在此地安居,將這裡作為新的家鄉。
安鄉氏並不是齊州本土的居民,而是外來者,換成先遣隊聽得懂的詞,就是客家人。
早在昌帝國覆滅,東盛帝國建立的前夕。南北方戰亂不斷,但南方相對安穩一些,於是很多北方人被迫舉家南遷。
其中有一部分北方人就逃到了齊州,並在此定居。他們與當地土著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客場作戰的他們不得不抱團在一起,這些人內部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血緣交錯複雜的大姓。
這些人就是安鄉氏的祖先,他們的骨子裡流淌著尚武的血液,與當地土著多次征戰,最後竟打敗了這些本土居民,在齊州站穩了腳跟。
從此,他們便以安鄉氏為姓,在齊州紮下了根,成為了齊州的大姓。
安鄉氏和其他大姓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內部血統非常複雜,所以並不像其他大姓那樣尤為注重血統。
在齊州,安鄉氏的後裔有很多,其中有一支是真正統治整個齊州的正統家族。
得益於這種複雜的血統,導致了安鄉氏規模非常龐大,甚至幾乎已經快要形成一個民族的概念。
因為有著複雜的血緣關係,所以安鄉氏的族人非常抱團,齊州兵被認為是除帝國邊軍以外,最能征善戰的軍人,朝廷的中央軍也特別喜歡從齊州招募兵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也正是因為規模過於龐大,所以安鄉氏內部的資源浪費也非常嚴重。只要是安鄉氏的族人,每個人都也可以築基修煉。全民皆修煉的後果就是全民皆平庸。
安鄉氏不得不將大量修煉的資源,傾斜給這些需要修煉的族人,而忽略了重點培養。這就導致安鄉氏很難找到一個修為極高的代表,所有族人都是修煉者,但是所有人都很平庸。
因為安鄉氏的規模,導致朝廷與安鄉氏之間產生了一些不小的分歧,具體表現為州官任免,以及安鄉氏對於武家的推崇。
之前也說過,東盛帝國的官員任免原則是州姓不州任,這個原則放在其他州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問題是,安鄉氏的族人幾乎佔據了齊州所有的郡縣,甚至能深入到鎮村的級別。不像其他大姓,只是佔據部分郡縣。
在這種情況下,安鄉氏族人自然不希望齊州被外姓控制,所以希望由本姓人擔任齊州一系列州官。
這個提議被東盛內閣政府直接回駁,導致了安鄉氏與內閣的第一次矛盾。
時至今日,內閣派來的州官只能到郡的級別。縣以下就已經不是內閣政府可以掌控的了。就算派來官員,這些官員也不敢管本地的安鄉氏族人。
東盛內閣政府對此非常不滿,雖說皇權不下縣,但他們是內閣,不是武皇。他們要求即便是鄉鎮,也必須由內閣政府派遣官員治理。
這樣的矛盾導致內閣政府一直都對安鄉氏非常敵視。
第二個矛盾,就是文武矛盾。這個矛盾在齊州表現得非常明顯,安鄉氏族人非常牴觸內閣政府派來的州官,因為他們都是文人,不是修煉者。
因為資源平均,導致安鄉氏沒有核心的修煉力量,整個族群只有數量,沒有質量。
所以安鄉氏非常推崇武家,希望繼續維持武家傳統,這樣才可以維持安鄉氏在整個齊州的勢力範圍。
從這個問題,可以明顯看到安鄉氏決策者的短視。因為既然安鄉氏修煉體系過於平均,還不如擁抱文家,讓所有人都以普通人的身份進行競爭,這樣安鄉氏反而能佔到不少便宜。
但話也不能說得太滿,畢竟東盛內閣政府改革了一百多年,還是沒有徹底轉變九州人尚武的思想。如果大家都不放棄修煉,而安鄉氏卻放棄了,那後果可想而知。
喜歡異界先遣隊請大家收藏:()異界先遣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