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丁偉再一次將酒杯扔在地上。
“好詩,好詩呀!”曹操激動得大叫起來。
荀攸更是興奮,不停地吟誦。戲志才在心中默默點頭,他不得不承認,丁偉無論是才華,氣度,胸懷,還是求賢若渴的態度,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都是幾百年來難得一見的明主,真可謂人中之龍。這一次他精心策劃火燒棲鳳樓卻無法實施,看來真是天意。
原來他揹著曹操,揹著所有人,買下了棲鳳樓,裡面到處都放置了引火之物,準備找個恰當時機,只要支開曹操,便“不小心”失火,其他人生死全看命,包括他和丁偉,甚至他都沒打算活著,因為他感覺他身體壯況己經越來越差,他只想為主公曹操做成這件事,哪怕之後曹操怪罪,世人怪罪。
可是如此精心的謀劃和狠決的策略,卻讓丁偉一個“夢”化解於無形,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呀!
其實戲志才不知道,他自認為誰都想不到之事,早己讓隱風閣成員發現異常。司隸閣閣主鄧展知道後感覺此事重大,報告給史阿,史阿報告了荀攸,荀攸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便與丁偉想出了這個辦法。
荀彧看著丁偉和曹操兩人對酒當歌,豪情萬丈,臉色有些難看,他是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幾個字給深深刺痛了,“赤裸裸的野心,毫不掩飾!”荀彧暗想。
“早聞孟德兄精通詩文,今日高興,不若賦詩一首?”丁偉不但剽竊了曹操的詩,還不失時機地又擺了曹操一刀。
“前幾日做得一首,不甚完整,今日正好讓承恩指正一下。”曹操滿臉通紅,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快快吟來!”丁偉暗想,不知是哪首,若早知,也給他先作了。
在眾人的期待中,曹操開始吟誦。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曹操一出口,丁偉恍然大悟,暗想自己怎麼討董完後將這首《蒿裡行》給忘了。不過這讓丁偉也想起了那場戰爭,心中一陣感慨,頻頻點頭。
曹操一看丁偉的表情和動作,一陣興奮,因為丁偉可是大漢天下有名的書詩武三絕呀!於是大聲繼續吟誦。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吟誦到這裡,曹操戛然而止,眾人聽得意猶未盡。
“孟德兄,為何停下來呀?”丁偉問。
“不瞞承恩與眾位,當時作此幾句,悲憤難耐,無以為續。日後再做,思緒彷彿被堵,無法成詩呀!”
眾人聽後,都深感遺憾。
“聽孟德兄此詩,頓感慷慨悲壯,不若我續幾句如何?”丁偉可是將後面幾句記的很熟的,只需改兩句就行。
“好啊!”眾皆叫好。
“承恩快快吟來!”
“淮南弟興兵,戰火起北方。”丁偉將這兩句稍作了改動,也吟出了他對袁術袁紹的不滿。
眾人也都開始思索,的確,整個戰亂若究起源,還是從袁術戰荊州,淮南,袁紹戰幽州開始的。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丁偉一口氣吟出了後面的幾句,聽得曹操是目瞪口呆呀!
曹操看著丁偉,突然有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他覺得丁偉吟出的這些詩句,正是他心中所想,有他憤悶的痛斥,有慷慨之中的悲壯,悲壯之中的蒼涼。他心中不斷地回味,眼眶有些濕潤。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戲志才心裡默唸著這幾句,他是寒門出生,最能體會到百姓的疾苦。具有這種憂國憂民之心又胸懷大志的人,不正是他心目中的明主嗎?他突然感覺臉上一陣火辣辣地灼熱,那是一種對他前面行為的羞愧,他感到有些無地自容。
飛龍山論英雄,丁偉與曹操賦詩言志,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大漢各州。眾諸侯聽了之後,自然是非常氣憤,可是他們卻不能將丁偉怎樣,甚至有些人連回罵幾句都不能,因為他們一是沒有文才,二是沒有實力。
袁紹想讓陳琳寫詩回敬,陳琳還是以前那句話,丁驃騎之才遠勝於他,若是寫詩諷喻,則是自受其辱。
可是曹操卻很鬱悶,現在許多諸侯都忌恨於他。不過在天下文士的心目中,他的地位提升了許多。他與丁偉合寫的那首詩,也廣為流傳,成為後世史學家喜歡濃墨重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