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伯所言甚是,若是勇王登基,我南漢王朝,國將不國,到時恐怕等不得新漢大軍南下,便早已自行滅亡,我等深受陛下重恩,若是任由此事發生,將愧對聖恩啊!”
“丞相可有妙策?”
“公琰,你設法出城,到南郡孝王處,告訴孝王,無論襄陽發生怎樣的變故,千萬不可孤身入城!”
“諾!”
蔣琬起身欲走,又被蒯良叫住,“讓孝王一定牢記,任何時候,手中都要有兵!”
“諾!”
“丞相,如今襄陽城的兵權全都在張允手中,而張允又是蔡瑁一派,而且劉琮的五萬大軍就在樊城,用不了一天時間便能趕到襄陽,若是陛下真的駕崩,恐怕這襄陽立刻會被蔡瑁和劉琮控制住啊……”盡管蒯良對蔣琬做了詳細安排,讓他趕回南郡協助劉琦早做準備,但是伊籍依然充滿了擔憂。
蒯良笑了笑,“機伯不必擔心,豈不聞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內而亡!”
“丞相的意思是?”
“劉琮和張允,再加上大將軍蔡瑁,是可以掌握,近十萬大軍,但是這根本不足為懼!”蒯良依舊顯得很輕松,“如今我荊州軍中帥才一共有三位,他們是驃騎大將軍王威,水軍都督文聘,北中郎將諸葛瑾。而統兵的良將,有李嚴,霍峻,鄧芝,甘寧,蘇飛等人,蔡家那些人,領兵再多也是烏合之眾。如今諸葛瑾在涼州軍團,王威在徐州軍團,遠水解不了近渴,因此最關鍵的一個人便是文聘!”
“可文聘並沒有投向孝王呀!”伊籍仍然不明白。
“問題的關鍵不是文聘沒有投向孝王,而是他沒有投向勇王!”蒯良的臉色又恢複了嚴肅,“文聘保持中立,則說明他性格耿直,品行高潔,絕不會趨炎附勢,這樣的人,關鍵時刻,為了荊州的利益,他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這一點,我想季常最為清楚。”
馬良一直沒有說話,這時丞相蒯良點到了他,他才笑笑。按理來說,他一個小小的新野令,沒有資格進入丞相府。但是馬良是荊州名士,蒯良從來沒有小看過他,更何況荊州軍團就駐紮在新野。
“丞相說的不錯,文聘一心只為荊州,他對蔡瑁為了家族的利益,將那些沒有什麼才能的蔡家子弟安排到軍中要職,非常不滿,關鍵時刻,他一定會支援孝王!”
“季常,你也速速回到新野,多與文聘接觸,一定要穩住軍隊,襄陽若有什麼變故,我會及時通知你!”
諾!”
相比於丞相府中,大將軍蔡瑁府中可要熱鬧許多,朝中的重臣大多數都投到了大將軍麾下,因為他們更看好劉琮。
太尉韓嵩,大鴻臚傅巽,執金吾劉先,太常鄧義,太傅裴潛等人,幾乎天天都在蔡府中。
“大將軍,最近這段時間,皇上不讓任何人進宮,不知是否會出變故?”韓嵩有些擔心的問。
“德高,請放寬心,我們都進不了宮,這是好事,因為我們有蔡夫人在宮中運籌帷幄,蒯良可是孤掌難鳴啊!而且不管宮中有何事情發生,必然逃不過我的耳目!”
劉表所立的皇後,乃是正妻王夫人,但是她,孃家實力太弱,加之近年來劉表寵信蔡夫人,因此,皇後基本被廢,名存實亡。
“稟報大將軍,大……大……大事不好了!”正在這時,蔡家的管家慌慌張張的跑進了議事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