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久之後,幽州失利,蔣奇、高幹、田豐都死了,袁譚有些害怕了,這長久下去,臨淄必定會失。到那時,就算他不死,逃回父親身邊,恐怕也會失去父親的信任,與王位繼承無緣了。
正在這時,父親的命令來了,讓他放棄青州,撤兵回冀州,他怎能不興奮呢?他不關心戰局,他只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父親讓他撤回去,說明他在父親心目中的地位是別人無法代替的呀!父親很在乎他,袁尚再受寵,可必定他才是長子呀!
“大公子,你找我們。”辛評和辛毗同時進來。
“仲治先生,佐治先生,父親來了命令,讓我們撤回冀州,與父親合兵一處,再和洛陽軍進行決戰!”袁譚一邊說,一邊將袁紹的命令遞給了辛氏兄弟。
兩人看完命令之後,表情卻各不相同。
辛評長舒了一口氣,彷彿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而辛毗卻緊皺著眉頭。
“怎麼,佐治先生,您難道覺得不妥?”看到辛毗的表情,袁譚有些奇怪。
在洛陽王丁偉,奉詔討伐齊王袁紹剛開始時,辛氏兄弟就曾建議,讓大軍主動放棄青州,北撤冀州進行決戰。因為青州孤懸在外,又隔著黃河,與冀州無法呼應,肯定守不住,再堅守只是白白浪費兵力。只不過當時袁譚還有其他想法,又沒有父親的命令,因此並沒有考慮辛氏兄弟的意見。
可是現在父親的命令來了,辛評顯然是非常贊同的,但從辛毗的表情來看,似乎卻有疑慮。
“大公子,撤往冀州,總體來說是對的,只是……”辛毗依舊是眉頭緊鎖。
“只是什麼?”袁譚急問。
“若是大戰之初撤走,非常容易。要是在十幾天之前,洛陽王丁偉生死不明時撤兵,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恐怕城外的郭嘉不會讓我們這樣輕易撤走吧。”
“這個……”聽到辛毗的話,袁譚也感到事情沒那麼簡單。
“大公子,佐治說得雖然在理,但只要我們計劃的詳細一些,還是可以安全撤回的。”辛評沒有那麼悲觀。
“仲治先生可有妙策?”袁譚聽了辛評的話,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我們可以兵分兩路,分別從南邊的歷城和北邊的樂安,渡黃河進入冀州,歷城較近,而我們在這一路卻安排比較少的兵力,以吸引郭嘉的注意力。然後大軍立刻北上,從樂安渡過黃河。”辛評侃侃而談。
“仲治先生真是妙計呀!如此一來,郭嘉就攔不住我們了。”袁譚聽了辛評的話之後大喜,“佐治先生以為如何?”
“兄長之法可行。”辛毗點了點頭,“大公子,事不遲疑,我們要立刻安排,今晚就動身!”
“今晚就動身?”袁譚有些疑惑,“是不是有些倉促?”
他們在青州已經多年,雖然家眷早已經去了廣宗,但是都有許多財物,現在要全部撤走,這半天時間收拾的確是倉促了些。
“大公子,兵貴神速,不能帶走的東西就不要帶了,我們不能給郭嘉留太多的準備時間,否則將會釀成大禍!”
“那好,傳令淳于瓊和朱靈馬上到府中議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