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文若兄說的不錯,這大漢數百年的基業,若只是照此支撐下去,當然尚可維持,可是……”丁偉說到此處,故意頓了一下。
“可是如何?”幾個人幾乎同時問道。
“可是一旦有人登高一呼,會如何?”
這句話彷彿一個炸雷,轟的眾人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不辨方向。就連趙雲,徐盛也都呆住了。這樣的話,可是大逆不道,可是要殺頭的呀!
“難道主公……”趙雲不敢往下想,丁偉在他心目中可是完美的形象。
“丁將軍,你身為大漢之臣,怎可說如此大逆不道之話!難道你想……”荀彧率先反應過來,怒斥道。
“就是要先將你激怒!”丁偉心中暗樂,但表面平靜如水。
“文若兄,你誤會了。”丁偉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我丁偉在幽州,與鮮卑大小數十戰,每戰皆將生死置之度外,為大漢馬革裹屍,此丁偉之願也!”
“文若兄不必動怒,我相信丁將軍,我們還是聽丁將軍將話說完吧。”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戲志才突然說道。
“丁將軍莫怪,是文若唐突了,還請丁將軍言明。”荀彧向丁偉施了一禮。
“諸位可知太平道,可知張角此人?”
丁偉說到這裡,所有的人都明白了。
“承恩擔心張角會起事?”荀攸臉上露出了擔心的表情。
“不是我擔心他會起事,而是張角一定會起事!”丁偉斬釘截鐵的說。
關於大賢良師張角的事,他們幾個人其實已經討論過多次。戲志才和郭嘉一致認為,張角野心很大,早晚會起事。荀攸也是很擔心,陳群和荀彧則認為,張角只是給人看病,雖然在民間很有影響的,但他們和世家沒有來往,不可能起事。
“丁將軍何以如此斷定張角會起事?”
“長文兄對太平道可有了解?”
“太平道為大賢良師張角所創,聽說張角得一卷《太平要術》,裡面講述一些利用符水治病救人之事。張角研讀之後,廣施於民間,被其救治者不計其數,且從不收取錢財。百姓感念於張角之恩,故尊張角為大賢良師。”
潁川學子經常討論太平道的問題,因此對太平道有所瞭解。
“這《太平要術》一書,是于吉道長傳給張角的。”
“于吉?”幾個人又是一驚,于吉這個名字可太響亮了,他和左慈,南華老仙被稱為三大神仙,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醫術只是《太平要術》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他的精華之處在於排兵布陣和治理天下。”丁偉其實對《太平要術》也沒有什麼概念,他只是想讓眾人明白,張角的志並不在於為百姓治病,“太平道的信徒現在已經達到三十多萬人,這三十多萬人遍及大漢十三州中的八個州,青、徐、幽、冀、荊、揚、兗、豫都有。張角將其編制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至少也有六七千人。每方還設有一個渠帥統一指揮,請問他這樣做所為何事?”
丁偉的這些話一說完,他注意觀察幾人的表情。
鐘繇依舊如故,古井無波。荀彧和陳群顯然吃驚不小,尤其是荀彧,他的頭上微微有些冷汗。而戲志才和郭嘉則眼露精光,顯得有些興奮。
“承恩兄,那你認為張角起事,應該在什麼時間?”郭嘉和戲志才也都認為張角有野心,會起事,可對起事時間還是看不準。
“快則一兩個月,慢則半年!”這個時間,丁偉可有絕對的把握。
“啊?”荀彧驚叫一聲,“快則一兩個月?”那不就是說馬上會起事嗎?這話要是別人說他怎麼也不會信,即使是郭嘉和戲志才這樣說,他也不會相信。可是丁偉不同,他現在已經有些瞭解這個年輕人,心思非常縝密,任何話都是有的放矢。
看到荀彧吃驚,丁偉心中一陣冷笑,對於這些“保皇派”,丁偉就是要毀掉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丁將軍為何如此肯定這起事的時間?”陳群還是有些不相信。
“原因有二,第一,太平道的規模很大,人數眾多,他的許多機密不可能天衣無縫,我遠在幽州,尚能知道一些,況且其它更大的一些地方呢?只要有人洩露出去,朝廷必然震怒,立刻會派人捕殺大賢良師張角,到那時張角恐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難道就不能秘密捕殺!”陳群仍然心存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