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公子,公子,北海相請您過去。”
丁偉正在練槍,忽然一個隨從匆忙跑過來說。丁偉自從穿越之後,早練武藝,晚讀詩書,堅持不懈。他明白,在亂世,要想生存,就必須自已要強。常言道,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人命如草芥呀!好在這具身體的主人,武藝還是不錯。能和太史慈戰成平手,在三國時期,可以稱為一流武將了。更讓他感到興奮的是,力量很大,用天生神力來說也不為過。
不過他很快發現,在這個時代,文人比武人的地位可是高多了,就拿太史慈來說,自從他“寫”了那首詩之後,對他的文采那真是五體投地呀。照這樣下去,他心裡裝的那幾百首唐詩,不知道要折服多少人呀!你說不複習複習能行嗎?
今天這麼早,孔融叫他過去,不知有什麼事。說心裡話,他一點都不想跟孔融學習那些經史子集,如果是盛世,儒家學說可以治世,可是亂世馬上就要來了,儒家學說,能擋住那些刀槍?孔融還不是連他自己都救不了,還談什麼救世,用現代的話說,那就叫空談誤國!而且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中文系的本科生,對那些知識早已經很熟了,新的觀念都一套一套的,現在再學那些陳舊的東西,那不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卻又是名,而這個名,孔融可以給他帶來,這就是他不得不讓自己努力學的原因。當代大儒,那最低也是研究生導師呀!自己再有能耐,還只是個小學生,不謙虛點是不行的。
丁偉來到孔融客房時,發現孔融正在會客,正上方跪坐一位一身白衣,大約五十多歲,須發花白的文士。孔融的對面,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青衣文士。這個時代的人都比較顯老,愛留胡須,這兩個人也不例外,但文人的精氣神還是不錯,一雙眼睛給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先生,弟子給您請安。”丁偉給孔融行了弟子禮,這幾個月來,他也習慣了這些禮節。“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呀!”每次行禮,他在心裡都會這樣說。不知也融要是知道該做何感想呀!
孔融看著丁偉行禮完畢,微笑著說:“承恩啊,我給你介紹兩位當世大儒。”
“又是當世大儒?”丁偉想,“怎麼這麼多的當世大儒呀,看來這兩人一定不簡單了,且聽聽他們是誰。”
“這位是鄭玄康成公。”孔融一指正上方跪坐的白衣老人說。
“鄭玄康成公!”丁偉忍不住驚叫出來。
“哈哈哈哈!”三人相視一笑。
“康成公,看來你的大名把我這位弟子嚇著了。”
的確,丁偉沒有想到,眼前這位老人竟然是鼎鼎大名的鄭玄鄭康成。鄭玄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儒學大師和經學大師。而且為人正直,品性高潔,因不滿官場腐敗而拒絕出示仕,即使到了唐宋時期,鄭玄都是文人的楷模。做為學中文的,對此是非常瞭解的,看來稱為當世大儒沒有錯。
“小子見過康成公。”丁偉趕緊深施一禮,要知道,這個時代,對禮儀看得相當重。做官都是推薦,舉孝廉。當然,這個時候的朝廷,買官已經很盛行了,但那是文人所不齒的。如果一個人被傳不知禮儀,那麼他的名聲就完了,更何況,丁偉對鄭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重。不畏權貴,正義浩然,品行端正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受人尊敬的。
“免禮,免禮。”鄭玄微微一笑,“文舉啊!你這個弟子氣宇不凡,將來前途將不可限量。恭喜你收了個好弟子啊!”
“哪裡哪裡。”孔融也笑得很滿足,他又指了一下對面跪坐的哪位青年文士,“這位是幼安公。”
“小子見過幼安公。”丁偉一邊行禮,一邊快速地搜尋自己的記憶,“幼安”這兩個字,他覺得很熟悉,是誰呢?
“不必多禮。這裡是文舉兄的家宴,我看大家就不必拘束了,承恩,你也來坐吧!”文士微笑著說。
“哦,是管寧!”丁偉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