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緩緩道:“有幾個毀信背諾之人貪生怕死,人之常情,原也沒有什麼。相信,有這麼多的死囚,依諾而返,不僅足以挽回朝廷顏面,而且足以名載青史,成為一樁雅事。”
其他幾名官員紛紛點頭稱是,他們每一個都沒敢預估會超過三百名死囚歸來,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遠超他們的期望值。
大理寺卿道:“可是,既然距大圓滿已只差一人,相信不僅是陛下,不僅滿朝文武、普天下百姓,就算是你我,也希望,那最後一人,也能守信歸來,方才不留遺憾。”
幾人呆了一呆,仔細一品味,卻不得不承認大理寺卿所言有理。
原本差著幾人的時候,相信皇上對於這麼多囚犯能回來慨然受死,已經是十分滿意。但是這數字太過接近大圓滿,甚至就只差一人的時候,誰的期望值都會更高,希望能一個不落。
那就不是雅事,而是奇跡了。
可惜,一樣米養百樣人,三百九十名欽定死囚已然回來這麼多,已經是任何人事先都不敢想像的了,這最後一人此時仍然未到,他還會來麼?
就在幾名官員心中惴惴的時候,鐵無環已經出現在刑部街的街頭。
今日,有太多的百姓前來圍觀。
除了本來就喜歡看行刑、看熱鬧的百姓,還有許多因為這樁曠古未有之事而心生好奇,想來見證一下此事結果的百姓,所以街頭更是人滿為患。
不過,原本應該擁塞不堪的長街,偏偏在通向刑部街的每一條街上,百姓們都寧可擁擠在一起,也留出一條僅容一人透過的小道。
三百八十九名死囚已經歸來的訊息,已經像張貼了的科考皇榜般傳開,而在場的這些百姓,儼然就是參加科考的莘莘學子,比任何人都更關心這榜單的發布。
鐵無環,出現在了長街盡頭。
這條街本極寬,此刻卻被人群擁擠的只剩下一條小路,左右俱是人牆。
雖然擁擠,沒有一個人往這條他們留出來的小路上踏上一步,這是一條不歸路,也是一條義士之路。沒有信重如山的品格,沒有一諾千金的高貴,沒有視死如歸的勇氣,誰能踏上去?
鐵無環深吸一口氣,邁開大步,就往那路上走去。
一步,兩步,三步……
第一步時,還有人以為他是“走錯了路”,第二步時,已經有無數雙眼睛望過來,第三步邁出時,已經有百姓按捺不住,揚聲高問:“足下何人,可知前方乃是刑場?”
鐵無環沉聲回答:“長安縣獄死囚,利州李魚,如期歸來,前往報備也!”
所有百姓先是片刻的寂然,旋即,彷彿海嘯一般,狂呼聲驟起。
狂呼掀起的聲浪風暴迅速傳來,其他街口的百姓幾乎是馬上就知道最後一名死囚業已如期歸來。
他們留出的“不歸路”合攏了。
鐵無環大步行過之處,他身後的那條小路也合攏了。
隨著四廂的合攏,形成了一道人形的鐵牆,而他大步走向當中,自高空望下,儼然就是那口中一人,天地一囚!
百姓的歡呼聲實在是震耳欲聾,聲音乍起時,真把幾位官員嚇了一跳,還以為發生了劫法場,但那呼喊聲中的喜悅實在是掩飾不住,又不像是發生了什麼異外。
片刻之後,那捕虞侯連滾帶爬地跑了過來,提足丹田氣吶喊道:“長安縣獄最後一名死囚,回來啦!回來啦!”
“回來了?驗明身份了?”
大理寺卿也是歡喜的聲音都發抖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都有些不敢置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