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大石頭邊的老黿正舒服地沐浴在大片大片的佛光之下,突然感覺身上一涼,睜開圓溜溜的小眼一看,就見李真滿臉鬱卒。
不明所以,趴下繼續享受,卻發現佛光少了許多。
待舉目望去,才發現李真正引著佛光沒入邊上的牡丹。
這無疑刺激了它。
憤怒地瞪著李真,袁郎嚷道:“好你個臭和尚,不是說要幫助我化形嗎?怎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幫助連靈智也沒開的牡丹?簡直浪費佛光,你不知道草木之屬本來就難開智,更難化形嗎?”
李真無動於衷,理也不理,繼續給牡丹輸入佛光。這老黿莫非忘了自己是戴罪之身?竟然敢挑釁他,哼,佛光沒有了!
這下,袁郎傷心了,還是不是修行的好夥伴?難道希望牡丹化形成美女嗎?可你是和尚,娶不得啊。可惜,這番話不敢說出口,只好懨懨地趴在池邊曬太陽。
李真念著經,腦中卻還在思考著這一世註定畢生都要從事的職業。做和尚好啊,六根清淨。沒有家人,沒有親戚,沒有家庭,沒有麻煩!
人活著最大的麻煩來自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是愛扎堆、愛攀比的漢人!
有本書宣揚的一個觀點是,只要你認識七個人,就能透過這七個人認識全世界的人!
且不說這話究竟是對是錯,卻也從中一窺人際關係網的龐大及複雜!
而和尚,就是斬斷了許多人際關係的特殊人群,清淨,當然清淨!
只要專心佛學研究,成就不會比那些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歷史學家低!
和尚沒有拖後腿的家庭關係、子女後輩!能將全部精力與時間投入到研究中!
是以,李真認為做和尚極好,極清淨!這輩只有一個照顧自己的師兄,真得是極其幸運!
又理了理思緒,再次堅定了人生目標,李真不自覺間竟然進入了頓悟的狀態。
老黿見此,又羨又妒,恨不能以身相代。
在頓悟的時候,李真體內的功法不停快速運轉,一圈又一圈,整個身體放射出耀眼的白光。
只是這白光中不知從何時起夾雜著絲絲金光。
口中無意識地念誦著一部又一部經文,產生的佛光猶如濃霧,將身體及大石頭、老黿、牡丹、甚至小草包裹住。
不知何時,放生池裡小魚小蝦也蜂擁而至,到了李真所在的岸邊,張大嘴巴呼吸著佛光。
坐在方丈室的無因望著放生池所在的方向,微微一笑,口中唸誦:“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南園寺興盛在即!”
等佛光之霧消失,魚兒散去,老黿沒入水底,李真才緩緩睜開眼睛。兩隻眼珠中的黑色越加黑亮、幽深,猶如看不見底的黑洞,讓注視他的人稍不留意就被吸走心魂。
妖僧,一代妖僧誕生。這當然是說笑……
“和尚又要去斬妖除魔了。”睜開眼睛的李真微笑著道,聲音輕柔卻偏偏透著寒意。
從大石頭上一躍而起,李真離開了放生池,前去鹿筋驛不遠的方塔。
根據記錄,前朝末年,義軍被攻破時,曾在方塔那裡被砍了上萬俘虜,形成的萬屍坑引得陰風陣陣,鬼哭狼嚎。
百姓紛紛稱那裡鬧鬼,不敢靠近,凡事靠近的最好情況也會大病一場,最差則會殞命。
當地縣令沒辦法,只好請了高人,按照指點,建了方塔,以鎮壓那些不甘殞命的兇魂惡鬼。
那裡豈非正是個練習超度的好地方?要知道他的超度可是讓鬼魂前往異世界輪迴,技術尚不熟練,需要加大練習!
此外,不是還沒有確定佛光為何對不同陰魂持不同態度嗎?
佛光本身沒有靈智,那麼它為何會有不同反應呢?這也值得研究。
來到方塔的時候太陽還沒下山。李真坐在旁邊的一堵斷牆上,開啟法眼,仔細觀察那座共九層高數丈的方塔。
喜歡武俠世界中的神醫請大家收藏:()武俠世界中的神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