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對眼前一幕,感覺有些違和,李真卻也沒有多加理睬。畢竟,在他的觀念裡,十七八歲的女性單身出門在現代社會並不算少。
一腳踏入茶鋪,找了張桌子坐下,他揚聲道:“店家,有什麼吃的,儘管送上來。”說完,丟了一角銀子。
店家約莫三四十歲,卻滿臉皺紋,見客人如此大方,忙熱情地拿了個大瓷碗,倒入熱湯。
李真一看,瓷碗是帶釉面的棕黃粗瓷碗,熱湯是加了茶沫、姜、鹽、豆類等的混合液體,他知道現代喝的清茶是在宋之後才發揚光大,大名清茶早就風靡天下,沒想到這荒郊野嶺的客舍竟然是茶湯,頗有古風古韻。
快速打量了一下,他決定住下,好好洗漱,休息一晚,明日再啟程。
不多時,店家將一大碗燉肉端了上來,並送上兩個大如銅鑼的炊餅。
李真忙道謝,聞著這燉肉的香味,腹中飢火愈熾。他抄起筷子,夾起一塊肉。燉肉里加了蔥姜,倒是沒有腥味。肉質還算鮮嫩,應該是雞肉。
一口餅一口肉一口湯吃的暢快淋漓,白天的疲乏似乎全部消除。
飯畢,他問店家要了間房,又要了熱水,好好洗漱了一番,並將腌臢衣物在客房邊的小溪處用皂角洗乾淨,拿到房中晾上。此時,他十分懷念洗衣機與洗衣粉。
在古代,想過的舒服,一個人起碼要配備八至十人才有可能,比如衣物要有人做,有人洗吧?飯要有人做,菜要有人採買吧?住處要收拾打掃吧?這會可沒有電話、手機,傳個話也要有人跑腿吧?出門要有人會趕車吧?總之,衣食住行都要有人打點。哪像現代社會,衣服可以全部網購,一日三餐全部可以叫外賣,就算是想自己燒飯,也可以用手機戳啊戳地在各種生鮮app上定購,而且享受一小時內送達的服務。至於行,出門工具各式各樣,飛機、高鐵、汽車、自駕車、公交、地鐵,方便快捷。即使需要住宿,也有民宿、青年旅社、快捷酒店、豪華酒店各種檔次的住處可以選擇。不管哪種檔次的住宿條件,熱水供應都是必備的。吃?那就更多了,不提各類麵包糕點,就是飯館也是各式各樣,檔次多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真一邊回想現代的便利,一邊將手上的溼衣服用內力蒸乾。如果說比現代有什麼優越性的話,他認為是能修煉且有所小成。當然,原始自然風光及各類野味也讓人讚不絕口。
衣物很快乾燥,看了幾天的山野風光,他此時只想閉上眼睛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覺。
床鋪上沒有被褥,只鋪了張竹蓆,席子上是塊皮草,連枕頭都是木質的,簡陋到令人髮指。心底哀嘆一聲,穿著衣服,從包裡拿出大氅裹上,躺在竹蓆上,閉目休息。
這個時候棉花還沒有普及,老百姓冬季取暖多是依靠木棉、毛皮、柴火,這對現代人來講簡直不可思議。而且在這樣的季節,有時候官府還要徵發徭役、兵役,人員傷亡之大可想而知。
歷史的車輪就是在這累累屍骨之上緩緩前行,多少人消弭於塵煙而無聲無息,不是一年兩年,也不是一個朝代兩個朝代,而是上下五千年。
李真越發感到時光長河的無情與殘酷,更加渴望修行有成,離長生更進一步。其實,在唐朝,還是有不少飛昇及劍仙的傳說的,比如呂純陽、韓湘子、聶隱娘等等。不知不覺中,他陷入了沉睡。多日旅途早就讓人疲憊不堪,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很自然地放下了戒備。
店家的妻子正在後廚忙碌,看到店家,忙道:“夫君,難得遇到一個與大郎年貌相仿的小娘子,你看,是不是留下她給大郎當個渾家?”
店家問:“你問過那娘子的家世了嗎?”
妻子回道:“說是父母雙亡,去投奔姨母。”
店家皺眉道:“我看著不太像,沒有戴孝。”又道,“萬一是大戶人家的逃妾或者逃奴就麻煩了。”
妻子聽了,不由打了個哆嗦,如果真是私逃出來的,可不能沾邊,搞不好會家破人亡。疑慮一生,便放下了念頭。
這時,兒子聲音傳來:“爹,娘,剛才那個穿綠衣服的小娘子要住店,我把她安排在我房間隔壁了。”
店家娘子忙問:“你和人家小娘子說話了?”
大郎忙道:“沒,沒有,就是帶她到了房間。”邊說邊偷偷打量他孃的臉色,耳尖通紅,帶著羞澀。
店家娘子心裡咯噔一下,這是對人家小娘子動心了?大郎已經二十有三,因著地處偏僻,沒有好女子匹配,蹉跎至今。難得遇到一個心動的女子,如果錯過,似乎有些可惜。再瞧瞧那小娘子,衣著打扮頗為不俗,至少身上的首飾就挺值錢,更不要說她隨身帶的包裹。如果大郎能娶她進門,能保衣食無憂。她坐在灶前,忽喜忽憂,想得入神。
第二天一早,本打算繼續趕路的李真起來洗漱時才發現天正下著瓢潑大雨,根本沒法出行。他看看頭頂低垂的烏雲,銀線般不停落下的雨水,只好改變計劃,在這客棧再多停留兩日。
吃過早飯,便回到房中打坐。山間空氣流通快,草木清新,入定較快,就連內氣執行速度也快。不一會,他便沉醉在修行中無法自拔。
等再次回神,天色已經接近傍晚,大雨已經停了,店家正在河邊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