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在垂拱殿裡,趙佶當著宰輔大臣、禦史中丞、六部尚書等朝中重臣,宣講了罪己的詔書,然後便宣佈了令眾臣感覺石破天驚的訊息:自即日起,自己宣告退位,由太子趙桓即皇帝位,君臨天下,率京中軍民組織抗金。
昨日之時吳敏在朝會之上提議趙佶退位之事,眾臣大多還是以為吳敏等人在拿皇位要挾趙佶留在京中,對於這樣的要求,趙佶是不會同意的。可沒想到自家的這位任性皇帝卻當真幹出了讓位之事。
那些沒有心理準備的大臣紛紛跪倒在地,請求趙佶三思而行。
“朕意已決,你們退下準備新皇的登基儀式吧!”趙佶只拋下一句話,便起身離殿。
傍晚之時,趙佶便命人將太子宣到垂拱殿。走進殿裡,剛給趙佶見完禮,趙佶便命人抬出一個箱籠。趙佶親手將箱籠開啟,從裡面拿出一件金黃色的錦袍,走到趙桓面前,將錦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趙桓見狀,慌忙拒絕道:“陛下,這……這是怎麼回事?”
趙佶平靜地道:“朕已向百官正式宣佈退位,由太子繼承皇位。今晚朕先跟你說說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對於今日午後之事,趙桓自然有所耳聞。不過對於一直期盼著繼承皇位之事的他來說,此時卻是有些猶豫。當耿南仲給他說起此事之時,他起先是拒絕的,他害怕趙佶會拿他做替死鬼。不過在耿南仲等人的勸說下,他還是答應下來,當時他也覺得趙佶未必會同意這一提議。
而此時事情終於得到確認,趙桓倒是嚇了一大跳。
“父皇,兒臣能力尚不足,總該給兒臣一段準備的時間吧?”趙桓臉色發白,身子顫抖,聲音也有些發顫,完全看不出一點喜色,倒像是在忍受煎熬。
趙佶搖搖頭:“桓兒,眼下時局異常,所以朕只能給你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就算把江山社稷交付給你了。明早大臣們會在垂拱殿等候,到時你隨朕到殿前接受百官跪拜,讓他們把該盡的臣子之禮盡完,朕就離開這裡,由你君臨天下,安守社稷。”
“父皇,兒臣,兒臣……”趙桓還想再推辭幾句,卻覺雙腿發軟,眼前發黑,咕咚一聲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陛下!”黃門驚呼一聲,伏在地上,搖晃趙桓。趙佶忙命人去傳太醫。不多時太醫趕到,為趙桓診了脈道:“陛下寬心,太子殿下只是一時痰盛昏厥。臣有專治此病的成藥,殿下服用之後,不過一夜便能痊癒。”
趙佶喃喃道:“好!好!快快服待太子服藥。嚇死朕了……”
……
宣和七年臘月十三,清醒過來的趙桓在垂拱殿接受了百官的朝拜。隨即他發布了人生的第一道聖旨:尊趙佶為教主道君太上皇,退居於龍德宮;尊鄭氏為太上皇後,居於擷景園。以少宰李邦彥為龍德宮使,蔡攸為副使,隨時恭奉道君太上皇的旨意。以太子妃朱氏為皇後。大赦天下,改明年為靖康元年。
又過了兩天,趙佶便在李邦彥、童貫、高俅、蔡攸等人的護送下,匆匆離開汴京。而同時,京中的親王貴族、富豪巨賈也紛紛出京,一時間通往江南的驛路之上,人頭攢動,喧聲鼎沸,人人爭欲先走。
而北面,金軍已經渡過黃河。朝京城最後一道防線大名府而來。不過大名府有重兵把守,金人攻了幾天之後,發現不能快速破城,便放棄攻城,繞過大名府,朝汴京而來。
這幾天裡,趙桓也在耿南仲、吳敏等人的策劃下,調整著京中一些重要的職位。唐恪、李綱、種師道等被貶之人獲得重新啟用。
時間便在這種緊張的備戰之中飛逝而過,新年的不知不覺地到來,歷史正式進入靖康元年。
新年的第一天,金兵已經抵達京城之北的陳橋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