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糊塗啊!現金國漸漸勢大,那些蠻人不通禮法、不知信義為何物,朝庭不思抑制平衡之策,卻要與之結盟,資以兵器,就不怕將來遭它反噬......罷了,你拿我的手令給他們,若此事將來是個罪過,由老夫背了就是。唉!這怕是老夫交接之前,為大宋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宗澤說罷,回到書房寫了手令,交與管家。
看著管家拿了手令走出門去,宗澤嘆道:“天下自此多事矣......”
......
曾頭市。
眾人用過午飯,便由曾弄領著前去看馬。馬廄位於寨內的西北部分,眾人從曾家居住的院子出來,先向西直行,再轉北便可直達。
這個山谷,東西略長,十裡有餘,南北略窄,不足五裡,谷內除了一些作坊、倉庫,還有可供耕種的良田。
途中,楊帆閑聊中忍不住問道:“本官在這京東之地,也準備建個莊子,做些生意,卻不知哪裡還有像你們曾頭市這樣的好地方?”
“這可難找,草民年輕之時,在這方圓千裡的地方,尋了幾年,才發現此地,當時這兒尚是荒蕪一片,草民花了重金,收擾附近百姓,招攬各地流民,歷經數十年的拓建,方成現在的模樣。”曾弄答道。
“長者好眼力啊!”楊帆繼續道,“山東自古民風彪悍,盜賊難除,建莊子最要緊的便是尋個這樣易守難攻的地方。”
“大人過獎,草民其實是也是無奈,當時若能像大人一樣,身居高位,便在城內建個莊子,有官兵守護,既方便,又省心,哪用得著這般操勞。”
楊帆莞爾,心道:在城裡置個莊子,怎麼容下這麼大的産業?這老頭倒是驚警得很,定是怕我圖謀他這寨子,所以便將我向“在城裡建莊子”這方向上引。
楊帆呵呵一笑,不再說話。
又走了約有一盞茶的時候,眾人來到馬廄之前。
曾頭市的馬廄,傍山而建,東西走向排了三排,約能容納五六百匹馬的模樣。不過,此時馬廄內卻沒有滿圈,據那曾弄介紹,大部分馬匹已經賣出,現下寨內只剩下不足二百匹,不過也都是北地的好馬,質量沒有問題。
眾人沿著馬廄察看裡面的馬匹,但見這些馬匹果然如曾弄所言,皆是好馬。楊帆雖不知此時好馬的標準如何,但只需與自己那兩匹拉車的馬相比,單看個頭與毛色,便也知道這些馬的確是上等貨色。
“他奶奶的,北面韃子盡是好馬,便是這麼幾匹,也比咱們各州府的戰馬要好上一等。”魯智深嘆道。
楊帆、周侗也皆點頭。大宋本就缺馬,及至此時,馬政更是荒廢,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養出的馬盡不如遊牧地區的健壯不說,便是數量,也是供不應求。在冷兵器時代,戰馬是影響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誰擁有數量多且質量高的戰馬,誰就能在戰爭中擁有裝備上的優勢,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在與遼夏的戰爭中,北宋屢敗的很重要原因就是戰馬緊缺。
軍隊尚且缺馬,民間就更不必說了。大宋律例一度禁止民間買馬,後來實在無法禁止,也明文規定,良馬必須賣給官府,所以眾人很少在市場上見到如此多的好馬。
眾人一邊參觀,一邊品評,所謂亂花迷眼,倒一時不知選哪些為好,不覺間便到了馬廄末排東首。
這時曾弄拱手道:“各位大人,前面卻是曾頭市的自用之馬,它們已熟悉了主人性情,外人怕是難以馴服......”
眾人只見前面的馬廄不多,卻要比其他地方的用材好上許多。魯智深道:“俺們只是看看,不會奪人所愛。”
楊帆點頭,曾弄只好道聲“請”字,眾人繼續前行。
“哇......哇!快看......”
隨著幾聲贊嘆,眾人停在一間馬廄之前。裡面的那匹馬,渾身雪白,毛如匹練,長一丈,高八尺,神駿異常。
“好馬!”楊帆贊道。
“大人明鑒,此馬喚做‘照夜玉獅子’,産於西域,是馬中極品。”曾弄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