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岸邊,楊帆一邊看著池內的魚兒,一邊聽著楊府的管事彙報這幾天在東平府內勘測的情況。
“很好,這兩天咱們便將作坊的地點定下來,你準備一下,我去看看你們的幾個備選地點。”
管事應了個諾,便去準備。待管事走後,魯智深又上前道:“師父他老人家說是這幾天便動身去河北,如果再晚的話,萬一下了大雪,就進不得山了......”
“嗯,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嗎?”
“其他倒也沒什麼準備的,就是需要兩匹好馬.......”
“買!一人一匹,這兒不是離曾頭市不遠麼,這幾天便去!”
“哈哈,謝大人,弟兄們早就盼著了,如果有馬騎,咱們辦事可比現在方便的多,灑家這就告訴他們去。”
魯智深說完便一路小跑地沖向嶽飛等人廂房。楊帆婉爾,看來這個時代的馬,便如後世的車一樣,是每個男人除老婆之外的最愛。
眾人在東平又盤桓一日,檢視管事事先看好的幾個場地,場地如何楊帆沒來得及細思,不過幾名護衛之間的嘮叨卻聽得真切:
“......這場子不錯,就是離咱們住的地方遠點,要是有馬騎,倒不是問題......”
“......唉!日上中天,都午時時分了,才看了一處地方,要是騎馬的話......”
“靠!這幫兔崽子,說話給我聽呢。得!明天先去曾頭市,了了他們的這樁心願,而且,這辦事的效率確實有點低,兩條腿終究跑不過四條腿。”楊帆只好改變計劃,第二天先去買馬。
清晨。天氣微冷,楊帆換上了嶄新的夾衣,周侗等幾人也整裝待發,去那曾頭市。
曾頭市位於鄆城縣的東北部,距離東平約有一百餘裡。坊間傳聞,曾頭市大地主曾弄,年約五旬,原為金國人,年輕時來大宋做些人參買賣,聚得數萬貫家財。因有膂力,霸住村坊,改名為曾頭市。曾弄系外國僑民,官府不敢得罪,因而曾頭市勢力越做越大。曾弄膝下有五子,乃是:曾塗、曾密、曾索、曾魁、曾升。又請得兩個豪傑:史文恭、蘇定,做了曾頭市的正副教頭。曾頭市勢力範圍方圓百裡,有五個大寨,數百人馬,黑道白道,無人敢惹。
當然,不敢惹的人顯然不包括楊帆這一級別的白道和宋江這一級別的黑道。
沿來時的路直奔鄆城方向,在臨近鄆城地界時向西北方向再行二十餘裡,便到了曾頭市。楊帆等人來到曾家大寨門前之時,剛過午時,眾人但見這曾頭市:
一條護城河橫亙寨前,只有一座吊橋連通寨門,寨子座落於一個山谷之中,四周三面高岡,高岡之上,密林如織,遠遠望去,隱約看到還有幾座寨子深藏林中,環拱這曾家的大寨。
“三面環山,只留谷口一處天塹通往寨裡,這曾頭市果然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周侗贊嘆道。
“從山上進攻不就得了。”魯智深道。
“哈哈,山上沒有路,裡面不知布了多少陷阱機關,而且有其他寨子拱衛,若是進去,兇險程度不比強攻這寨門差。”
“此處確實只可智取,不宜強攻。”
“其實,若是有了大人的火炮,強攻也未嘗不可。”
“......”
眾人站在吊橋之前,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山寨的攻守問題,全不把那邊的提刀持弓的莊丁放在眼裡。
其時,曾頭市外圍的崗哨已經詢得楊帆眾人的身份,早就飛馬進寨通報。吊橋那邊的莊丁倒也客氣,似是聽慣了外人對這寨子的評價,只叫眾人稍等片刻,說是一會有人來接。
果不其然,眾人只說了一會話,便見吊橋那邊的寨門緩緩開啟,一夥人排了兩行向這邊走來。吊橋此時也慢慢放下,那夥人走上吊橋,楊帆看到,為首的乃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其後隨了史文恭和一個粗壯虯髯的漢子,再之後便是曾塗等人,想來便是曾家五虎。
曾家眾人走過吊橋,史文恭趕緊向前,給那老者介紹楊帆與周侗的身份。
“曾頭市曾弄,拜見楊大人,拜見周老英雄......”老者領了身後的眾人拱手行禮
“曾長者客氣!”楊帆做了個虛扶的手勢道。
“大人光臨曾頭市,蔽寨真乃蓬蓽生輝,現下已到午時,草民準備了酒飯,請大人用過之後,再由草民陪同大人到後寨選馬,大人裡面請。”這老頭久居大宋,對大宋的人情事故、官場禮儀很是得心應手。
楊帆點頭:“如此謝過長者了”。
眾人過了吊橋,穿過門洞,進入寨裡,一路狹長的地勢,突然豁然開朗,大片的谷地出現在眾人面前。
“倒象是世外桃源的格局,可惜了這塊好地......”楊帆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