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駛離皇宮,最後來到一個叫三元樓的地方。這座酒樓比中午時楊帆去的竹林苑要高檔很多,房間不但大,而且裝修豪華,一看便是接待達官貴人的地方。三人來到房間,先要了茶水,便聊起下午的蹴鞠比賽。其實單純下午的比賽也沒多少話題,高俅感興趣的乃是楊帆口中的大華足球,他很快便把主題引到了這方面。
於是楊帆把現代足球的場地、踢法及各大賽事的組織情況又說了一遍。高俅聽得非常認真,但是現代的一些東西遠不是他能夠一時半會就能明白的。
“哈哈,這大華的蹴鞠果然奇妙。只是不知這大華國多大,那全國聯賽如何能在七天之內便進行一場?”
“那大華國高人甚多,能利用各種外物日行萬裡”林靈素解釋道。
“正是。”楊帆和道。
“噢,那麼看來現下只能在京城組織這聯賽了。哈哈,子航啊,咱們身為臣子,當勤勉任事,今天聽皇上說要你盡快上摺子寫明那大華足球之事,不如你我今晚就擬出摺子,明日由老夫代子航呈給皇上。”
“好,只是卑職不習慣用這毛筆,不知太尉可否找個人替我書寫?”
“哈哈哈……”高俅和林靈素相視大笑,估計都知道楊帆字寫的難看。
不一會,高俅找來了個書吏,楊帆口述,書吏書寫,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才將摺子寫好。此時天色已黑,高俅笑哈哈地將摺子收好,吩咐開飯。
楊帆雖然感覺別扭,這進獻之功肯定會讓高俅分去一大半,但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何況日後恐怕少不了同高俅打交道,所以對此也不甚在意。等到酒菜上來,三人推杯換盞、相談甚歡。席散的時候楊帆酒意已濃,回到神霄宮後,自是一夜好夢。
第二天早上,還未起床,楊帆便被雲舒敲門叫醒,說是宮裡來人找他。趕緊穿衣洗漱,隨雲舒來到神霄宮正殿。一個小黃門正在那等著,見楊帆過來,便向前道:“楊公子,梁公公說會在吏部等你,請你去那兒和他會合。”
“請公公帶路。”楊帆由小黃門領著,登上馬車,去了吏部。
趕到吏部的時候,梁公公已經到了,看到他正在等自己,楊帆趕緊施禮道:“有勞公公久等了。”
“哪裡,哪裡,楊公子客氣了,咱家梁師成,咱們以後多親近親近,這位是吏部尚書許大人。”梁師成指著陪在身邊的一位吏部官員道。
楊帆上前施禮。
“許大人,走吧,咱們帶楊公子前去注擬。”
“這梁師成究竟是什麼人物?大宋的組織部長竟對他如此恭敬。”楊帆心裡嘀咕著。
果然是有人好辦事,有梁師成領著,只用了片刻,就把注擬的程式走完了,至此,楊帆才真正成為大宋的官員。等梁師成與那許大人客套一番後,兩人拿了任命文書離開吏部趕往軍器監。
到了軍器監,同樣依仗梁師成強大的人氣,楊帆順利接掌少監一職,剛剛升任正職的鄧之綱不再兼任此職。隨即,梁師成宣旨,楊帆及軍器監眾人趕緊下跪聽旨。
“軍器少監楊帆,身負重責,令各衙予以配合,但有所需,不得推諉……”
等梁師成宣讀完後,楊帆起身接旨。有這一道聖旨,在要人要物上,楊帆就不會有太多顧慮。
作為長官,自己必須配合楊帆——對此,雖然鄧之綱有些不情願,但聽到聖旨沒有說明楊帆要做什麼,知道此事不是自己這一級別所能知道的,便在心裡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由這楊帆折騰便是。”
“哈哈,請公公轉告陛下,我軍器監上下定遵聖諭,待會我設宴為楊少監接風,公公留下吃杯酒如何?”鄧之綱客套道。
“咱家還要回去複旨,各位大人請便吧。”
“那恭送公公。”
眾人將梁師成送出大門,看他由小黃門服侍著登上馬車離開了軍器監,才又回到大堂。
“子航兄,我知你身負之責,不是我等可以過問的,但有什麼需求,兄弟你盡管開口。”
“那多謝哥哥了。”
“現下已近中午,咱們先吃飯,下午再去選人選物如何?”
“謹遵哥哥吩咐。”楊帆這幾天對宋人的熱情實在有些受不了,可又不好推託,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中午自然又是喝了不少酒,不過宋代酒的度數並不高,倒不至於無法工作。下午來到軍器監後,鄧之綱命主簿拿來工匠名冊,由楊帆選人。這位主簿五十上下,已經在軍器監幹了很多年,對工匠情況較為熟悉,在他的指點下,楊帆暫時挑選了一百名鐵匠、五十名木匠,另外還要了幾名雜役。待選完人員後,楊帆又要主簿陪自己到軍器監的作坊看看,楊帆想選一個較為理想的研製場所。在參觀了鐵器作坊和木器作坊之後,楊帆決定把場所定在一個較大的鐵器作坊,一來鐵器製作工具不好搬遷,二來那作坊面積很大,不但可容納下新來的工匠,還有幾間閑下來的房間可作試驗室。定好後,楊帆下令,自己所選人員,明天辰時來此作坊集合開會。
等一切安排妥當,楊帆才同主簿回到軍器監。鄧之綱已命人準備了官服,還將一間空房打掃出來作為楊帆的辦公室。楊帆看了看,道聲感謝,兩人便找了些別的話題聊起天。正聊著,一名雜役跑來報告,說是太尉府有人找楊少監,鄧之綱連忙說聲“快快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