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大夫們診出陳霆越壽數短有疾症是後宮紛爭手段、陳霆越在京中受襲是江湖恩怨,懷仁帝一直以仁治國,不想傷及無辜或者打草驚蛇,對這兩樁事都是暗查暗訪,他身體又每況愈下,有些事便拖延下來……
可此次秦王是立功回京,連他這個皇帝都禦駕親迎,有誰敢在這個時候動秦王?
懷仁帝龍顏大怒,“錦衣衛!”待錦衣衛指揮使姜劍迅速出列躬身應命,他才豎眉道:“徹查此事,盡快給朕一個交代!”
讓錦衣衛查就是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了。
一眾朝臣看出懷仁帝動了真怒,紛紛低頭斂目不敢多說。
姜劍躬身領命,“臣遵旨。”
懷仁帝的怒意這才稍稍消減,看著陳霆越目露關切,“吾兒可有受傷?”
“謝父皇,兒臣並未受傷。”陳霆越恭敬答道。
“好!”懷仁帝拍了一下禦座旁的扶手,大聲道:“秦王賢明持重,且文武兼通,此次賑災又有大功。朕決定:封秦王為天策上將,秦王府擴建改名天策府,許自置官屬……”
“陛下!”懷仁帝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有一位名叫張譽的言官出列大聲道:“天策上將是前唐朝官制,我大周從未有此官爵,陛下不能因個人喜好擅改祖制!”
前唐是前朝的前朝。大周官制效仿的是前朝,從前並未有過天策上將及天策府之職。而前唐的這個職位只有一位皇子擔任過,後來這位皇子成為太子,再後來,他被後世百姓稱為千古名君。
這個時候懷仁帝提出加設天策上將一職,其目的已經昭然若揭。
言官此言一出立即有其他官員上前附和,就連於正卿都道:“是啊陛下,皇子入朝參政已是有違祖制,還請陛下三思……”
秦王已經是親王,再封賞除非是直接立為儲君,因而秦王回朝之前陛下決定給秦王的封賞只有金銀,另外還有給昭陽郡主加封為異姓公主這一條。現在陛下忽然決定效仿前唐設立天策上將一職,無異於告訴天下他想立秦王為太子。
在他看來這麼做還不如直接立秦王為太子,直接打消了其他幾位皇子和後宮嬪妃的念想,勝過像現在這樣露出端倪讓親王皇子們明爭暗鬥。
但陛下當著文武百官和這麼多百姓的面將這話說了出來,如果又被他們這些朝臣勸得收回成命,那麼在百姓心裡的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變成什麼了?
所以他說話的聲音十分低,低到只有懷仁帝及附近的官員和侍衛能夠聽到。
他這一勸,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
或許陛下正是想借著這一點將這件事定下來,不過這件事到底是陛下老早就想好了的,還是因為秦王受襲臨時起意,他就不得而知了。
但他的話並沒有說完。
“父皇,”陳霆越拱手揚聲,“謝父皇隆恩,可兒臣德薄才疏,實在愧不敢……”
懷仁帝也沒有讓他將話說完,抬手冷聲道:“此事回朝再議。吾兒數月未歸,速跟朕回宮。”
前頭一句話是一言九鼎的君王,後面一句話則是心疼兒子的慈父。
見秦王自個兒都婉拒封賞,皇上也答應回朝再議,眾言官朝臣盡皆閉嘴,揭過這個話題對陳霆越拱手,“請秦王殿下回朝。”
到底是沒能同殿下說上一句話啊!站在人群裡的蘇琳琅滿心遺憾的時候,安平大長公主則是滿臉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