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崇禎十七年秋 > 第591章 楚贛定,江南風起

第591章 楚贛定,江南風起 (第2/2頁)

魯監國的支持者,主要是浙東海商集團,以及部分江南士紳,現在他們殺的被殺,破産的破産,對於魯監國的支援就日漸減少了。

再加上從利益上考慮,隨著廣京朝廷逐漸強大,似乎比魯監國更有可能獲得天下,更值得進行政治投資,而隨著大批江南士子南下投入廣京朝廷,江南士紳在廣京朝廷逐漸培養了新的代言人,一部分士紳,便轉而支援廣京朝廷,更加就分散了魯監國能夠得到的資源。

原本魯監國雖然孤懸海外,但有這些人暗中支援,還能獲得不少錢糧。雖處舟山一隅,但日子也還好過。

現在士紳對於魯監國的支援減少,加上江南之地,這幾年來,人口減少眾多,而隨著人口減少,反清複明的民意基礎也日漸薄弱,就使得魯監國從民間獲取的物資,從事抗清活動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魯監國原本只是個血統疏遠的普通宗藩,同大明其他王爺一樣,沒受過帝王之學的教育,只是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普通藩王。

可在四年的抗清生涯中,經歷若幹挫敗之後,他並沒消沉下去,反而逐漸錘煉成了一個堅強勇猛、敢於擔當的統帥。

如今魯監國麾下,只控制著舟山島,三盤島,四明山三處,實力已大不如前,魯監國也深知自身瓶頸所在,無論是錢糧,還是兵馬,都遠遠不及隆武朝廷。

在此種情況下,魯監國明白,他不能沉寂,只有接著搞事,讓清軍無法安定江南,魯監國政權才能獲得支援。

今歲,魯監國麾下平海將軍周鶴芝,便利用自身與德川幕府統治下的三十六大諸侯中薩摩藩的關系,提出建議向倭國請兵,此外魯監國還派人聯系朝鮮,在外交上走到了隆武朝廷的前面。

這次清軍大舉進入楚贛,魯監國怎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親領舟師至崇明島與張名振、張煌言會合,決定要找找洪承疇的麻煩,搞搞事,刷下存在感。

此時江南尚有五萬清兵,魯監國上岸肯定打不過洪承疇,但魯監國的水軍無敵,張名振遂即諫言,舟師直入長江,遙祭孝陵,以振民心士氣。

魯監國對此,很感興趣,明軍能出現在金陵之外,他能祭拜孝陵,無疑會使江南震動,大大提高他的聲望。

七月間,魯監國下令全軍縞素,親率五百大船沖入長江,張名振、劉孔昭、張煌言等部明軍,沿途沖過狼山、福山、江陰、鎮江,清廷江防如同虛設,水師根本不敢接戰。

張名振甚至率船沖入黃埔港口,一把大火燒了洪承疇的造船坊,然後揚長而去。

此後明軍於鎮江又堵住八大皇商七百多艘鹽船,魯監國向山西商人索要贖金,八大皇商自然不給,魯監國一怒之下,將被堵船隻盡數焚毀。

江寧城內,洪承疇得之魯監國縱橫長江,卻全無辦法,魯監國上不了岸,清軍也下不了水,他只能命令沿江炮臺,迎擊明軍水師。

八月初,水師抵達瓜州,明軍在金山上岸,繳獲清軍江防大炮十門,火藥、錢糧若幹。

金陵、揚州等地百姓只見大船蔽江,船帆如雲,數萬明軍齊縞素,心中頓時大震。

自從清軍佔據江寧以來,天下間雖然風雲板蕩,各地義軍此起彼伏,但江寧城始終在清軍的控制之下,百姓士紳,四載不見故國衣冠,四載不見王師一兵一卒,今數萬明軍出現在金陵江面上,怎不叫人人心浮動。

此時魯監國與張名振、張煌言等人,領五百士卒,白衣縞素,登上金山寺,朝東南方向遙祭明孝陵,泣下沾襟:“昔我太祖高皇帝掃蕩胡塵,統一區宇;成祖文皇帝燕都定鼎,威震華彜。不孝子孫,痛失兩京,四載有餘,臣每思至此,夜不能寐,中夜涕零,只恨臣力單薄,不能克複舊都。今興師至此,遙告列祖列宗,臣以血立勢,必複太祖基業~”。

最新小說: 抗戰之泣血殘陽 從主播到救世主 附身物語 代漢 女神的貼身高手 低手不凡 大宋忽悠 隋兵霸途 最強異能 王牌好萊塢 唐朝地主爺 前程似錦 殺破三國 重生之我怕是活在一個假世界裡 金手指販賣商 失色 局中人 輪回斯巴達戰記 工業大國 都市之洞天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