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騰蛟親自觀刑,完事用傅上瑞的首級祭奠長子文瑞,傅上瑞的倒黴侄子,也跟著一起被剮。
如果不是多鐸帶走傅上瑞的家眷,何騰蛟得到了肯定給他殺個幹淨。
現在何騰蛟只能暫時記在心裡,包括那沒有伏法的劉承胤,不將這一幹人等全數剮了,何騰蛟的憤怒,便不會熄滅。
武昌城下的戰鬥結束,也就預示著明清在楚贛的這次交手,已經結束。
明軍騎兵少,馬進忠、王進才在德安府大悟縣境內追上多鐸大軍,雙方在曠野上交手,馬、王兩人沒佔到便宜,後面金聲桓又沒趕到,兩人不敢再追。
多鐸急於逃離,不敢於明軍糾纏,拋棄大量物資,出了九裡關,逃出湖廣進入信陽地界。
馬、王兩人繳獲物資無算,遂即改道撲向襄陽,去拉郝搖旗一把。
七月底八月初,襄樊之戰,也進入白熱化,兩順王八萬人馬,又從河南征調青壯,日夜圍攻襄樊。
尚可喜、孔有德親自坐鎮,兩人都是精通火器之人,大炮百門,日夜轟擊,挖掘地道藥子炸城,手段層出不窮,比武昌之戰還要精彩。
兩人組織了多次進攻,但都被郝搖旗殺退,八月初四,打得最激烈時,清軍一度攻入樊城同明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幸得監軍張同敞經浮橋火速馳援,清軍再次敗退出城。
清軍雖然被趕了出來,但反而士氣大振,能攻進一次,就能殺入第二次。
可就在兩順王籌劃下一次猛攻時,卻收到了多鐸送來的訊息,“南路敗,中路退”等於就只剩下他們老哥兩還在攻城。
不多久,就有哨騎來報,幾股明軍正往襄陽趕來,旌旗林立,光看旗號就有武衛,神策,還分左中右,人馬不下十萬。
這個情況下,孔有德、尚可喜自然也能看清楚,知道大勢已去,對此次南下不再報任何希望。
這打敗仗的是南路滿達海,先退的是中路多鐸,清廷怎麼算賬,都罰不到哥倆頭上。
當下北路清軍也連夜撤離,從新野退回河南,肉照吃,酒照喝。
持續快兩個月的楚贛之戰,就此塵埃落定。
可在楚贛大戰之時,江南也發生了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退居舟山的魯王殿下,再次不甘寂寞,乘著清軍主力進攻楚贛,江南兵力空虛之際,又一次興風作浪。
隨著隆武政權日趨強大,加上江南抗清陷入低潮,魯王政權在抗清鬥爭中徹底淪為配角,影響力大大降低。
這就使得魯王政權,開始調整過去的策略,一方面在名義上臣服於廣京朝廷,利用朝廷拖住清兵主力,一方面乘著江南空虛,奪取地盤。
總之就是要不停的搞事,不停的找清軍麻煩,來宣誓自身的存在,獲取聲望,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