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
這人是個有真本事的。
韓宵在內心大呼驚喜。
酈生對西東之勢的見解,這樣的見識就不知超越了多少人。
如果燕、齊、楚三國的國君有這種見識,不開玩笑,秦國想要東出,韓魏這麼個巴掌大的地方,就夠它再啃上至少二三十年。
可惜歷史與這完全相反。
齊國對秦滅五國,幾乎是視而不見,最後無奈投降。
燕國則幾次三番偷襲趙國,消耗趙國國力。包括當年長平之戰結束,趙國已傷透了元氣,燕國便趁機攻趙。
趙國是三晉的老大哥,趙國衰弱,秦國那是樂見其成,拍手稱快。
可以說,較長一段時間,燕國的作為,對於秦國的戰略是極為利好的。
等到秦軍攻燕時,一切都晚了。燕國的抵抗不堪一擊,就此亡國。
至於楚國,可能是因為之前被秦軍殺到遷都給殺怕了,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家太亂,同樣坐視秦滅他國,最後在秦軍的鐵蹄下崩潰。
遠交近攻,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即使有智謀之士看破了秦國意圖,也無力改變燕齊楚三個國家,就是這麼無解。
酈生就是根據燕齊楚的動態,提前得出結論,韓魏擋不住秦國東出,韓魏亡了,六國即可宣判死刑。
韓宵一直陰沉著臉,眼神閃爍,顯然是認可了酈生的“六國亡國”的說法。
他閉上眼,深深地呼吸之後,開口道:“那麼按照你的意思,六國無藥可救,終究會滅亡於秦,你說的一線希望又是什麼。本公子可不認為,自己能夠隻手擎天。”
酈生回道:“就我所知,韓國的夜幕,與秦國羅閘道器聯匪淺。若無太子殿下異軍突起,實在難以想象,韓國的下場。”
“……”
就這也能叫希望?
韓宵都沒想過,原來自己已經這麼牛了。
確實,以前看韓國的樣子,就是兩眼一黑,等著亡國。
自己擺脫夜幕的控制,助魏退秦,名揚天下,又與魏國聯姻,赫然已是韓國的一根支柱。
勉強,算得上是希望吧。
“若殿下再能除去大將軍姬無夜,進位為王,使韓魏兩國共同進退,戮力抗秦,則……”
語不驚人死不休,酈生突兀到來的話語,讓韓宵下意識地雙眼向他看去。
四目相對,確認過眼神。
一瞬間,酈生就確認了,這個太子韓宵,身為人臣,身為人子,一點也不排斥謀奪父王的王位!
這是,梟雄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