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時,
蘭臺,未央宮核心重地之一。
這裡封存著大漢的戶籍資料、每年的稅收上計檔案、昔日政策、法令條文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綿延起伏的樓閣之間,數百名穿著格式迥異服飾的文官往來穿梭。
他們捧著需要彙報的條文帛書魚貫而入。
又抱著裝著命令條文的文書迅猛而出。
火急火燎地奔往目的地。
一個個由大漢權力中心做出的決策,從這裡傳送到各郡國縣城。
或官吏任免、或抽調壯丁、或徵兵補防、或撥款賑濟……
此地,可謂是大漢的神經中樞。
蘭臺深處,廷尉署府衙必經長廊上。
鄭當時穿著一身帶泥的官服,頂著歪了的發冠、指甲裡塞著黑黝黝的泥土,踩著進了土沙的鞋子,面色凝重,在大農令署衛隊的開路下,風塵僕僕地衝了廷尉辦公之地。
在諸官僚詫異的目光中,他揮動一下衣袖,直入廷尉卿的辦公房舍。
“砰!”門被他用力推開。
提筆批改案件的張歐不悅的抬頭,鋒利如刀的視線裝上鄭當時渾身泥土的打扮。
心中驀然一驚。
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迎了上去。
“大農令這是剛剛從農田裡回來?”
“嗯!”
張歐安排鄭當時坐下,接著走到門口,對外面吆喝了一聲,“快,端水來!”
不一會兒,張湯提著一桶清水,拿著兩個酒樽進來了。
給鄭當時、自家大boss斟水後,急忙退出去,關上房門。
無人打擾,張歐把頭湊過去,輕聲詢問,
“鄭公來此,可是治理蟲災需要我廷尉署相助?”
同為九卿,他可是很清楚鄭當時現在的處境。
數日前,那一份從臨沂送來的奏摺,可是讓這位大漢總財務書記,被劉徹罵了個狗血淋頭。
“螟蟲之災”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其這個位置變得如坐針氈,有苦說不出。
奏摺到達的當天,鄭當時被罵完了後,沒能直接回家,而是連夜入蘭臺,釋出數十道政令,通知天下郡縣,嚴查各地蟲卵的情況。
三天後,距離長安比較近的郡縣都傳回來了訊息蟲卵數量卻是多於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