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二年,劉安獻《淮南鴻烈》於朝廷,其內容涉及之廣,大道之深,震動了整個長安。
一篇著作,竟涉及《管子》《老子》、《文子》、《莊子》、《列子》……百家學問。
一時間百家紛紛惶恐,生怕被雜家取而代之。
上一個做到這一點的人,乃攪動戰國風雲的諸子呂不韋。
《淮南鴻烈》成書,劉安已堪稱諸子式的人物,待其死後,怕不是會被稱為淮南子。
這是諸呂之亂後,大漢第一個能問鼎諸子高度的人。
哪怕是董仲舒,也不得不承認在某些學問研究上,需避之鋒芒。
大漢綜合性學霸,斯如是。
胡毋生語氣停頓片刻,接著道
“劉安雖強,然匡人,出身鄉野,一身所學,囊括諸子百家,又因不屬於諸子百家,思維不凝滯於一家一派。”
“縱觀其發跡,所用手法、所提思想,雖不偏向任何一家,然效果,亦不亞於任何一家。”
“子都變天之意?”
胡毋生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
“今日之戰,願為二虎相爭,傾其力而不得其獲。否則,我儒家危矣!”
雖然他年紀大了,腦子不靈光了,但是不傻。
兩個通曉百家的人物如果聯合了,用腳後跟估摸都能猜到結局。
董仲舒皺眉,惆悵的開啟房門,接過門外弟子送過來的邀請帛書,轉頭對書房內的眾人道
“今日,百家齊聚翁主府時,那個小子……怕是要選位置了。百家不會放任一個足以撼動劉安地位的人遊離於外,包括我儒家!”
胡毋生在段仲地攙扶著,站了起來,顫巍巍地走到董仲舒身邊。
手搭在其肩膀上,捏了捏,
“走吧!去會一會雜家這位老友,以及打亂長安文壇穩定秩序的稷下侯。天下如今以我公羊儒家為尊,別讓其他家先去了,搶奪我盡地主之誼的機會。”
“善!”
……
半個時辰後,邀戰見證的帛書皆送到了各家手中。
各家領袖讀完後的表情一模一樣
目瞪口呆。
繼而,訊息猶如一枚投入大海的核彈,“轟”的一聲,掀起萬米巨浪。
整個長安的文化界炸鍋了!
學閥們沸騰了!
竟然有人妄圖挑戰雜家領袖……
自大漢開國以來,這是第一次吧?
哪怕當初董仲舒罷黜百家,都是在劉安待在淮南國的時候,悄悄進行的。
一時間,有名有姓的知識分子,甭管得沒得到邀請,皆向淮南翁主府靠近。
史詩級的場面,豈能錯過?
放在現代,場面的熱鬧程度,不亞於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不到一個時辰,整個長安的文化界便炸了鍋!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