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走到席子的位置,一屁股坐下。
……
大殿角落。
主父偃瞳孔驀然收縮,凝成豆粒大小。
只覺得渾身汗毛突然張開,大量的冷氣竄入身體,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顫。
他似乎從董仲舒的嘴型裡,看到了四個字“……遼東高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儒家主張復仇,以直報怨,復仇為義,天理人情之自然,歷代儒家聖賢所不諱也。
儒家復家仇,三代之內,皆不晚!
至於九世,那是國恨。
這位昔日的老友忽然上殿,他可不覺得是為了和劉徹敘舊。
絕對大有陰謀!
主父偃思來索去……
怎麼想都覺得是主父偃在釋放打算重新出仕的訊號。
這位中大父的拳頭逐漸握緊,目眥欲裂,額頭上的青筋像是拴在了齒輪上,反覆跳動。
在心底裡瘋狂地咆哮
“董仲舒!”
…
鏡頭拉回大殿中央。
董仲舒坐在了司匡的左側,司匡右側是衛青的位置。
左卑右尊,按照官職排列。
其這麼一坐,司匡反而成為了被拱衛在中央的人。
隱隱約約,有壓車騎將軍一頭的趨勢。
董仲舒抻著脖子,笑呵呵的,先對衛青拱手作揖,
“車騎將軍好久不見。”
“董公安好。”衛青報之以微笑。
他作為劉徹的心腹,和這位博士的交際,可不少。
尤其是罷黜百家這一件事,其中的周旋,都是有他這個建章宮監執行的。
董仲舒把頭縮回來,重點看著司匡。
還沒等他問禮,司匡先發制人,發動套近乎手段
“董子,久聞君之大名,今日終得以相見。”
“哈哈,仲舒亦是。”
“膠西之事,多虧董子在長安周旋,匡才能保全自身。”
司匡捧起案几上的剛剛呈上的酒水,先對首位笑而不語的劉徹敬酒,一飲而盡。
重新倒了一杯,對董仲舒敬之。
“鄙人在長安只不過發揮了微不足道的作用罷了,能被儒家支援,多虧閣下自身的儒道造詣。”董仲舒如法炮製,敬劉徹後,向司匡回禮。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