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冒頓單于予呂太后文書。”
“其言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群臣聽之,無人不怒,武侯樊噲,願以十萬大軍擊之,若非中郎將季布所阻,漢與匈奴之戰,將提前幾十年。”
“呂太后知我大漢剛立,國祚不穩,將士疲憊,不可戰也,因此苦笑回之。”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
皇位上
劉徹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了,氣的渾身發抖。
這段故事,他早就耳熟能詳了。
當初其父親漢景帝劉啟在世的時候,常常對諸皇子講述這個恥辱!
至死,劉啟都未能完成漢家的復仇。
…
董仲舒很擅長抓住統治者的心思。
他念著念著,話鋒忽然一轉。
“大漢將士竊不勝犬馬之勞,縱暴骸中野無疑報....然匈奴攣鞮氏率獸食人,殘虐無端,甚至竟悍然入寇,攻我上谷,殺掠士民...”
“賴陛下用人之明,歷位先帝之靈,江山社稷之佑,將士敢於用命,至元光五年,終一雪白登之恥,復匈奴辱呂太后之仇!”
“臣私以為,此乃天意,乃陛下得聖位之徵兆、乃開創四代之始!”
劉徹身體顫抖得厲害。
聽到最後一句,終於忍不住了。
直接從座位上跳起來。
用力地拍了一下面前案几。
“好!”
“卿言,朕聞甚悅!”
好一個復仇!
好一個四代之始!
不愧是自己的知己!
文武百官嘴角抽了抽,不敢幹坐著了。
紛紛伏在地上,高呼著讚美之語
“陛下萬年!”
“大漢萬年!”
劉徹哈哈大笑,大手一揮,贊曰
“諸卿即刻入座!朕將以酒肉予之!擺宴!”
“謝陛下。”
群臣入座。
董仲舒對衛青、司匡投去一個和藹的笑容,捋直捋了捋額前的白髮。
又扭頭,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位於文官隊伍中,坐在大殿角落的一個官吏。
眼眸中閃過一道冷光。
嘴巴微微一動,默說了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