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冶鐵技術落後,幾乎不會冶煉礦石。其所用武器,大多數都是從大漢運輸過去的。屬下前往草原時,希望帶一批馬蹄鐵。”
“此物可令馬蹄磨損減少。匈奴只要部落不是傻子,自然知曉此物應該先裝備在斥候坐騎上。”
“屆時,防衛薄弱,我大部隊,可一鼓作氣,圍而殲之!”
“此後,衝鋒結束,匈奴投降,後軍步兵趕至,將其押送上谷。”
司匡嘴角上揚,笑容燦爛,
“被俘的匈奴人,用來治理黃河,再合適不過啦!”
二戰後,北方那頭熊對待戰敗國的狠勁兒,世人皆知。
戰俘抓去做勞工。
能用就留著,用不了就殺。
必要時候,提拔一批,踩下去一批。
用俘虜看管俘虜。
受其薰陶,司匡也算是經驗滿滿!
這個提議,可以解放大漢百姓,使庶民減少徭役之苦,上古聖王的做法,劉徹豈能不心動?
哪怕其不同意,大農署、少府、朝堂將領也會倒逼。
省錢的做法,沒人不愛。
如今萬事俱備,只缺俘虜了。
見計劃較為完備,衛青意動了。
搓搓手,問道“汝打算何時出發?”
“工匠給北軍鐵騎全部裝備了馬蹄鐵後,估摸著,應該在六天之後。”
“馬蹄鐵可有實物?”
“有,屬下所帶兩千餘騎兵,皆已配備。”
“帶我去看!吾需要親自確認作用!”
“諾!”
在司匡的帶領下,二人離開了書房,去流民部駐紮之地體驗馬上三件套。
……
一個時辰後
五道文書,從流民部駐紮地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送了出去。
一道向長安的彙報。
一道鐵匠召集命令。
三道內容相同,發往另外三路軍的作戰建議。
在此之後,上谷工匠坊,也開始加班加點趕製馬蹄鐵,以備戰爭。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