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瞳孔收縮,一口氣沒上來,頂的氣管痛。
爆炸性訊息?
難道匡人一身本事,都是從那裡學的?
大漢之人,從上往下,無論貧窮還是富貴,基本上都吃這一套!
偶遇白頭翁啦、蒙到老頭兒啦……
這都是仙人眷顧的表現。
尤其是劉盈、魯元公主早年被算命之人稱貴不可言,最終劉邦稱帝應驗;以及張良得兵法,尋師見黃石,這兩個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更是把白頭翁這個詞,推向了極致。
司匡神色肅穆,仰著頭,語氣頗有懷念,
“吾還記得,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家中柴火不多了,我攜帶乾糧外出砍柴,偶遇一餓暈倒在路邊的時候神秘老人……”
“吾將老人背到田中臨時搭建,用來守夜的小屋子中,悉心照料……”
“其醒來之後,講了很多內容,包括諸子百家之術,且臨走之前,留一布帛,一地圖,言,天下有高產之物,尋之,可造萬世之功。”
王賀面色微紅,焦急問道“白頭翁何名何姓?”
司匡搖搖頭,
“不知。”
“那此帛書所畫之物與解墨家之危,又有何關係?”
司匡笑著解釋,
“實不相瞞,這種稻米的位置位於嶺南,南越地界,乃天下為數不多的高產作物之一。”
“如今的南越皇帝,應該是趙佗的孫子趙眜吧。此人雖詭計多端,繼位九載,未曾來長安覲見漢皇。
“但其國弱,且地理緣故,只需派遣使者百人威逼利誘,或俠義之士數十人,暗中潛入,可得,並無多慮之處。”
“且,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得到另外一種對大漢而言,百利而無一害的保暖農作物——棉花!”
棉花的產地可是印度和阿拉伯。
南越距離印度很近,趁機弄點棉花,並不是太難得事情。
朱重八當年強制推行棉花種植,可稱之為大功一件。
鑑於用處廣泛,提前一千多年引進棉花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
“王兄,今日,吾提及帛書所畫稻米之原因,乃為引出其他高產作物,此亦是墨家扭轉乾坤危局之方法。”
王賀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耳朵豎起來了。
“匡人是想我墨家派人尋覓另外的高產作物?”
“不全是。”
司匡充滿磁性的聲音,縈繞在王賀耳畔。
“花生、土豆、玉米。”
“此三者,位於東部海外之土,想要達到,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船隻!”
“昔年,嬴政為求長生,舉全國之力,修建蜃樓,供徐福出海之用,而墨家參與其中者,甚多。”
他微微一頓,用慷鏘有力的聲音,道“吾希望墨家再造蜃樓,供出海尋覓高產作物之用!”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