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認識很多地區特產。
荊楚之地雖然河流眾多,魚類豐富,但是更多的還是稻米。
這一種傳承了幾千年,來自上古時期的農作物。
“是稻米。但此稻米非彼稻米!”
司匡微微一笑,
“帛書之上的稻米,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單次畝產約八石!一旦種植,可多活數十萬人!”
一漢石大約在三十斤。
占城稻在引進之後,畝產在四百五十斤左右。
考慮到現在的品種與後世的差了一千多年的進化,又因為二者土地面積有略微差距,司匡就保守地說出了八石的產量。
一邊展示圖紙,他一邊發揮著“傳銷”的口才,不斷地誘惑王賀。
“吾聞之,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百姓人人富足,頓頓食肉,體魄強勁,壽命加長,焉能不兼愛天下之人?”
“其非墨家畢生追求之事乎?”
王賀嚥了口唾沫,臉龐略微抽搐幾下,聲音顫抖,道“畝產四石?匡人莫不是在開玩笑?”
“吾大漢上等農田,在悉心照料,沒有天災,水源充足的情況下,每年的產量也不過這個數字的一半罷了!”
“如今汝告訴我,此作物不僅畝產八石,一年還能兩熟!”
“雖然吾讀書不多,但君也不能誆騙啊。”
王賀思考了一陣,高聲
“讀書人不可誆騙讀書人!”
知識分子之間起碼也要有點信任吧?
這種事情糊弄糊弄那一群愚民也就算了,大家不會計較。
就像是道家之中,有很多不成器、流氓性格的人,向百姓宣傳點石成金術一樣,諸子百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既不追究,也不提倡。
人嘛,總會是要混口飯吃的。
諸子百家雖然相互攻伐,但是數百年來,大家都心照不宣,決不進行毀傳承的做法。
像儒家這種妄圖罷黜百家,斷人傳承的做法,縱觀春秋戰國,從未有過。
如今王賀聽了司匡的話,下意識地認為,這是把他當傻子了。
畝產八石?
呸!
騙鬼去吧!
如果說畝產三石、四石,哪怕是五石,都可以算作正常,勉強能讓人接受。
這八石的畝產,產量已經不是跑了,這是在飛。
“王兄放心,鄙人,願以祖宗名譽擔保!若有半分虛假,天打五雷轟!”
王賀目光變化,晴晦不定。
他還是不敢相信。
問道“匡人,此訊息從何處得知?”
“實不相瞞,此乃一白頭翁傳授。”司匡輕鬆回答。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