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膠西國出現百姓民不聊生之事,若不徹查,輕則傷陛下之明,重則導致對匈奴作戰的失敗。”
“秦何以並六國,一統天下?只因其得老秦人之心!”
“大漢之民,炎黃後裔;匈奴,披髮左衽之徒!二者仇恨,早已不共戴天。”
“吾大漢,若想驅逐匈奴,一統海內,亦需得天下百姓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即,全國上下,民心一統,將一家一姓之仇、將北部邊境抵禦軍民抵禦匈奴之仇,化為全國上下百姓之仇,化為民族之仇!”
“此乃漢匈戰爭決勝之本質!”
“若全國數千萬百姓,皆與匈奴不共戴天,人人爭相參軍,滅匈奴於大漠,何愁北部不平?何愁故土未收?”
“如今,膠西民心不穩,百姓皆有後顧之憂,皆對高祖後裔心存怨念,若讓其對匈奴產生仇恨,恐難如登天。”
“臣懇請陛下,徹查壓迫膠西百姓之官僚,滅不法諸侯王,還膠西百姓公道。”
“若將不法之徒法辦,則民心可收,百姓可用,匈奴可平。”
收筆。
司匡將毛筆放置於清水碗中。
把這塊布帛拿了起來。
放在嘴邊,吹了吹,加快上面字跡的乾涸速度。
差不多了。
自古以來,民心這兩個字……除了小部分昏君之外,沒有哪個皇帝敢不重視。
有了這個東西,膠西王沒好果子吃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它交給張湯了。
……
……
翌日,巳時
那輛來了兩次的馬車,領著一隊人,又來到了稷下學裡。
白陽停下馬車之後,遵循曾經的做法,來到了門口。
拱手,張嘴,“請……”
馮駒這次看都沒看,直接低著頭,拱手,“閣下請回吧。”
溫何站在車旁,面色陰沉,有些怒了,喝了一聲,“為何?難道汝之家主又不在?”
“正是!”馮駒點了點頭,聲音不摻雜任何色彩。
他昨日彙報的時候,雖然沒有聽懂“三顧茅廬”是什麼意思,但是可以肯定,家主很煩這個傢伙。
既然司匡對其沒好臉色,自己作為一個忠心的護衛,也不需要給與好的臉色,因此,聲音才逐漸冰涼。
溫何抬頭看了一眼太陽,沉聲,“其何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