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司匡用了大約半分鐘的時間,用兩個相同的數字,分別書寫了加法、乘法。
至於減法、除法,暫時沒有出現的必要。
他可不想把今天一整天的時間,都浪費在傳授豎式上。
反正最終的目的,就是申明阿拉伯數字的計算方式,優大於劣罷了。
寫完。
木炭捏在手心。
他轉身,看著一頭霧水,一臉懵逼,尚在參悟的孔安國,得意一笑。
咳嗽幾聲,清清嗓子,指著牆壁。
“此乃豎式!”
孔安國撓了撓後腦勺,神色木訥,腦袋左搖右晃。
抻著頭,注視半天。
大腦瘋狂運轉,像是一臺不知疲倦的“挖礦”電腦,進行對比分析工作。
一邊從新舊九九乘法表的對照中尋找相關數字,一邊理解這個古怪的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分鐘
兩分鐘
…
五分鐘
終於,他勉強總算理解了上面的內容——十三與十七的相關運算。
由於豎式書寫格式是從左往右,從上往下,這讓習慣從右往左的人,閱讀起來,格外吃力。
孔安國喘著粗氣,噘著嘴,急得滿頭大汗。
“司公,安國愚鈍,這要如何觀看?為何‘3’、‘7’對著的下方,變成了‘0’?”
司匡笑眯眯的,耐心解釋,“因為滿十需要向上一位進一,君可理解成諸侯向周天子進貢。”
進貢……
孔安國立刻把這種“進貢”思想與“周王諸侯”聯絡起來。
忽然。
一個奇怪的念頭從深邃的腦海中劃過。
他不加思考,下意識便脫口而出。
“如果諸侯不想進貢……甚至還想反咬一口,掠奪周王室京畿之地呢。”
司匡“……”
這孩子怎麼反向理解。
是打算舉一反三,還是純粹想當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