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六朝漢臣 > 第七十章 中轉站

第七十章 中轉站 (第2/3頁)

推薦閱讀:

“因此,處於安全與民生考慮,吾建議,把運輸所得之鹽,盡儲於晉陽!”

“利用所盈之利,修建晉至函谷關的漢馳道。如此一來,晉陽可北通邊境;東至齊魯、吳越;南經函谷,向西入咸陽,進而至隴西;亦可經函谷,向西入咸陽,進而南下,經武關,至於南方諸國。”

“至此,晉陽成為天下儲鹽之地。可用鹽,供給天下,維持鹽價。”

本來,最適合儲鹽中轉站是薛郡,奈何黃河決口,薛郡受到了影響。

只能作罷。

而第二合適的地位是東郡,也就是始皇三十六年落隕石的地方。

東郡是秦馳道的一個重要樞紐,向北經過鉅鹿,可以到達右北平;向東可直接入齊魯,向西連通了函谷關。

奈何,這裡的郡治叫濮陽,也就是黃河決口之地。

也只能作罷。

迫於無奈,司匡只能選擇了晉陽這個地方了。

既然地理位置拉低的檔次,只能靠其他的優勢補充,例如——商業繁榮程度。

晉陽作為太原郡的郡府、代國的國都,四通八達的評價,勉強說得過去。

這附近還是大漢王朝重要的鹽鐵產地。

除了齊魯、吳越之外,全國大型鹽鐵商人都會在這裡交易。

這裡每年的稅收,堪比南方三四個諸侯國的總和。

此地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拋開薛郡與東郡,作為中轉倉,再合適不過。

況且,選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防禦。

晉陽靠近雁門,四年前的馬邑之圍,就發生在晉陽之東北,雁門之東南。

若是匈奴大舉進攻,北部唯一能守住匈奴的城池,只有晉陽一地。

當年秦國為何不惜冒險發動長平之戰搶奪上黨郡,也不願意揮師北上,攻取晉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因若直面晉陽,再給秦國百年,其也不可能入住中原!

當年的那一場長平之戰,秦國不得不發動,也不得不打。

哪怕是舉全國之力,他們也必須拿下上黨郡。

若上黨打不下來,秦國進入中原只有兩條路。

一白起帶兵北上,拿下晉陽。

二透過軹關陘或崤函通道沿著黃河和王屋山之間的通道去打魏國。

很可惜,這兩條路蘊含的風險,比長平之戰的風險還大。

若是攻打晉陽,那麼秦國的國力即便是消耗乾淨,也不可能前進半步。

戰國七雄中,韓趙魏這三家可是都來自晉這一個老牌諸侯國。

而在三家分晉前夕的晉陽之戰中,趙國開國君主趙襄子猶如戰神降世一般,指揮軍隊,依託晉陽城抵抗智氏、韓氏、魏氏三年之久。

甚至被掘開的汾水淹灌,晉陽也未被攻克。

當年以晉國全盛時期四分之三的實力,三年都不曾拿下晉陽。

更別說晉國幾乎亡了之後,才敢從西部邊陲之地跑出來的秦國大老粗們。

一群穿著麻布衣服,舉著青銅器,被商鞅洗腦成功的大老黑憑什麼攻打趙國的龍興之地?

難不成就依靠那幾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誓不休戰的絕響?

長平之戰,秦國巔峰兵力在六十五萬左右,再加上後勤兵,民夫之類的,基本上在一百萬。

即便是一百萬兵馬,他們也不願意攻擊晉陽!

最新小說: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六朝漢臣 德意志崛起之路 紅樓名偵探 黑藻 民國諜影(諜影風雲) 醫將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