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搓了搓手,準備感謝。
然而,孔安國接下來對司匡的一番話,直接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司公,吾儒家各派都傾盡底蘊了!”
“除稷下賬房拿出四十金之外,我孔氏一族出二十五金、糧食若干;公羊學派已派人去長安緊急呼叫資金,預計董子能湊三十金;衡胡師弟已去三河之地,求見其師王子(王同),《周易》一脈,預計可出八金,而《詩經》各派,估計可出十五金,共計一百一十八金!”
“雖公僅借六十金,但,賑濟災民,事關大義,我儒家豈能袖手旁觀?”
“我儒家擔心公買地之後,沒有資金購買建築材料,於是,儒家各派,傾盡全力,再湊五十八金,以伸張大義!!”
孔安國嚥了口唾沫,語氣微微一頓,笑嘻嘻的臉龐保持依舊。
“有一百一十八金在,僅買地二百畝,豈不是浪費?若是可能,多買點也好!”
這是儒家昨晚在稷下連夜開會得出來的結果。
雖然會議開始初期,儒家內部存在反對行商賈之事的聲音。
但這群聲音,被被胡毋生用兩個字,輕輕地懟了回去——子貢。
子貢乃孔門十哲。
其當年經商,家產累至千金,孔子不僅沒有反對,還大發讚賞。
今日之事,乃復行孔夫子之舉!
在這個觀點下,反對聲音,竟全部消失了。
於是,借錢討論就開始了。
他們擔心抵押之後,司匡從欠儒家人情,變成欠諸子百家人情。
這麼一弄,在整個過程中,付出最大的儒家,豈不是吃了大虧?
不能讓百家佔到便宜!
窮日子又不是沒有經歷過?
哪怕儒家未來勒緊腰帶過日子,也得把錢湊出來!
因此,與其讓司匡買地之後,以抵押的形式,向諸子百家換錢,倒不如,儒家直接把這個窟窿填上。
反正賺錢之法已經擺在那裡了,還能欠錢不成?
最終,經過昨晚那麼一合計,各派都拼了老命了,把家底通通拿了出來!
在一致對外這件事上,儒家還沒怕過誰!
百家在這方面,都是弟弟!
看看墨家!
雖然僅僅三分,但這三部分互不相讓,甚至墨家鉅子都成了三個!
再看看儒家!
雖然各派主張雖然不同,但在領袖這件事上,從來不含糊,誰能帶領儒家走下去,誰就是領袖!
因為團結一致的緣故,整合後的儒家,戰鬥力相當恐怖!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