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匡早就料到對方會這麼說。
笑容不減,再拜,
“誠然,儒家未來幾十年還會出現新的宗師,正如法家自留侯張良、酇侯蕭何後,又出了一個廷尉右張湯、主爵都尉汲黯。但是,褚兄豈能保證儒家百年之後,千年之後還能出宗師?”
他低著頭,腦袋微微一偏,嘴角輕揚,望著稷下諸生,“正如名家,秦統一六國之後,可還有堪比公孫龍之人?”
“這……”褚大臉色微微一變,一時語塞,啞口無言。
見魚兒已經上鉤。
司匡向前走了三、四步,來到了褚大右側。
抬起右手,拍了拍這位大儒的的肩膀,附在耳邊,沉聲道“依在下之見,想要支撐儒家百年、千年,也並非沒有可能。”
褚大一愣,扭頭,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後撤一步,拱手,“請賜教。”
他很想知道,眼前之狂生,有什麼妙招。
如他所願,下一刻,司匡傾訴而出。
聲音宛若天籟,直擊稷下學宮方圓百米諸子門生之本心!
“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學問之道,在於交流。”
“在下聞之。”
“五帝設成均,夏有東序,商有右學,周為上庠。”
“而我大漢……有何?”
最後一句話是司匡在詰問褚大。
褚大嘆了一口氣,神色黯淡,幽幽呢喃,“皆無!”
得到想要的答案,司匡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即,面向稷下學宮的正門,以朗朗之音,再次說道“君已明白大漢文壇不足之處!若想傳播儒學,只有追溯上古,效仿三代,重立教學之地!”
司匡輕輕停頓,總結道
“唯有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誠如是,方可強大漢之基,傳儒學於千秋萬世!”
褚大後背涼颼颼的,大驚失色,瞳孔驟然收縮。
他慌忙挺直腰板。
雙眸閉上,回憶剛才的對話。
輕吟,“憶三代,興太學、置明師、養天下之士……”
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
這是儒家從未想過得新思路。
自從設立五經博士之後,儒生數量雖然有所改善,但比起在大漢紮根將近百年的黃老之學,還是有所差距。
若是真的設立一所傳授儒學的太學……令文武百官皆出自儒。
儒家,可興!
他猛地睜開渾濁的雙眼!
原本佈滿平淡無波的瞳孔,瞬間變得清澈靈動。
褚大向前三步,拉近與司匡之間的距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