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
“吾於垂沙大敗楚軍,斬首兩萬餘人,斬其主將唐昧,且攻佔垂丘、宛、葉之地,使楚支離破散,國不將國。”
…
“咕咚。”司匡情不自禁地嚥了一口唾沫。
抗秦,滅燕,破楚……
好傢伙,狠人吶!
融合史書之後,他似乎已經猜到撰寫這份竹簡的人了。
為了驗證猜測,他把目光投向第四場戰役。
如果真的是那個人,最後一場戰役應該是最輝煌的一次。
他嘴巴輕張,聲音抑揚頓挫。
“周赧王十七年,孟嘗君回國為相,向大王建議聯魏、韓,以攻秦。蒙大王厚愛,吾為主將,蒙聯軍厚愛,吾為主帥。”
“幸聯軍將士勇猛,吾等不費吹灰之力,攻到函谷關。在趙、宋援助之下,攻秦第三年,成功破函谷,入關中。”
“秦人窺視中原之心久矣,若今日不滅秦,他日滅齊者,必秦也!”
“惜乎!悲乎!孟嘗君竟聽信韓慶之讒言與秦議和。”
“迫於大王命令,吾不得不停止進軍,放棄攻打咸陽城的計劃。”
“正如吾所料,議和之後,聯軍再無戰鬥之心,吾等已錯失滅秦之機,只得回師攻燕,戰於權,大敗燕軍。”
讀到這裡,司匡呶呶嘴,嘀咕,沒想到這傢伙也懂凡爾賽藝術。
不讓攻秦,直接去揍燕,還贏了!
老凡爾賽了!
沉下心來。
他繼續讀下去。
“吾年事已高,今日之後,恐再難出徵,有此四戰,一生,無憾矣!”
“然,吾之一生,功勞雖多,得罪之人亦眾多,雖目前家族顯赫,然終究會被心懷惡意之人盯上。”
“恐牽連家族,吾與破秦敗燕返齊路上,寫下此簡,派親衛八百里加急回府。”
“吾之後人,收吾手書之後,立刻收拾盤纏,離開府邸,改名換姓,暫離權力之心,以求明哲保身,延續血脈。”
“切記!”
“呼!”司匡放下手中竹簡,長呼一口氣,呢喃,“果然是那個人的手書!”
雖然上面並未署名,但是,他已經知曉了。
戰國之時,率領軍隊攻進函谷關的,只有一個人——齊將匡章!
沒想到,外祖母竟然是被稱為匡子、章子的匡章後人!
自己這也算是名震天下的戰國諸子之後了吧。
春秋戰國百家諸子何其多?
但能夠被儒、道同時承認的人,卻寥寥無幾!
哪怕莊周提出“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進行批評,也要尊稱一聲“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甚至,孟子特意在《離婁下·三十章》反駁莊周,聲稱章子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