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手邊就被放了一杯茶水,佟采薇的聲音淺淺淡淡的:“給您燉了川貝雪梨湯,清熱下火止咳,您嘗嘗看,要是味道不夠,我再叫人多加點料。”
孝莊只是咳嗽一聲就止住了,不肯在外人面前露怯。
她捧著茶湯喝了一口,把喉頭的癢意壓制下去。
又繼續起剛剛的話題:“玄燁這孩子倒是有些膽大心細,不能算是胡鬧。”
不算胡鬧算什麼?有心嗎?有時候膽大並不是一個誇人的詞。
佟采薇謹慎:“都是太醫想出來的法子,玄燁自個兒能懂這些嗎?”
孝莊:“他有心關心他皇阿瑪就是好事。”
她又提起福全:“這孩子憨厚有餘,心眼兒卻不足,有時候顯得不夠聰明。”
在她手底下養出來的孩子,佟采薇並不覺得她真覺得福全不聰明:“上回我還聽玄燁說,二阿哥背書背得很快,他打小養在您膝下,即便是隻能學您一二分的聰明,都要比旁人出彩。”
孝莊不語。
福全的性格她太清楚,確實敦厚謙和。
知道自己兒子生了病以後,她找了太醫問過,知道他沒有幾年的壽數了,孝莊第一個反應,是考慮下一任皇帝。
大清剛剛入關才十多年,地位還不穩,總不能福臨死了,他們就被趕回關外去。
但如今清朝皇室裡頭根本沒有什麼人了。
代善那一輩已經死完了,後面皇太極那一輩裡剩下的人更少,全都死於權力爭鬥,一部分人死在了多爾袞手裡,另一部分這幾年也相繼死去,留下的人不多,留下來的那些人早些年就沒能參與政治鬥爭,都是扶不起的爛泥。
而福臨的幾個兄弟也都資質平平,福臨膝下又只有兩個兒子。
孝莊最先考慮的當然是福全,但福全的性格並不合適。
他和福臨的性格太像了,有些軟弱,倘若是當一個王爺還不錯,但是要是放在現在的大清,光憑他的性格,將來是鎮不住人的。
現在的大清需要一個足夠聰明的人。
哪怕年紀還小也無所謂,孝莊能把福臨扶起來,當然也能扶起下一個皇帝。
她在反思,倘若是福全即位,福臨的未來就是福全的未來。
——哪怕她並不想承認,但她最近也發覺到了,福臨的病很大可能是她一手促成的,或許不是十成十,但至少也佔了大半。
她不想再培養出另一個福臨,不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定,太頻繁地換皇帝對現在的大清來說並不是好事。
福全不行,剩下的就是玄燁。
孝莊和玄燁相處機會很少,卻記得他是個聰明孩子,說話做事有自己的條理和主見,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他心裡一清二楚。
對著福臨的病,他也能想得到找太醫問該怎麼治。
唯一的缺點,是他有自己的額娘,且從小養在她的身邊。
母子情深。
將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他或許並不會聽自己的話。
布木布泰不動聲色。
她有種天生的權利慾望,和多爾袞的曾經也迫使她想要把權力緊握在自己手裡,不想再屈居於人下。
她不大能接受,自己扶持起來的人最親近的不是自己。
但,她看向佟采薇。
她好像平和無爭,她沒見她和誰惱過,也沒見她害過人,爭過寵、搶過皇帝,更沒見她死捏著皇帝不放。
她好像是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