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國師加持,魏軍的戰力再度恢復到從前水準,又有新夏送來的精甲銳武,單體實力與燕人基本不相上下。
可是現在,燕人不到二十萬,魏軍卻有足足二十九萬精銳之師,並且首尾呈合龍之勢!
敵強我弱,燕王再不甘也只得大聲下令撤退。
雲崕卻笑道:“急什麼?既然來了,那就都留下罷!”
話音未落,緊接著幾聲轟隆炮響,卻沒落在人群裡,反而上方傳來異聲。燕軍抬頭一看,竟是數里外魏人發炮,整整齊齊都轟在山壁一側!
早說過這裡大山如屏風,小山如風帆,都是長而薄的體型。而魏軍的炮彈基本都砸在三、五座小山的西側,連發一、兩輪之後,山體再也抵不住巨大推力,往東倒伏。
明眼人一看就知,魏人事先在小山底部動了手腳,將山根挖薄,這才方便火炮將它轟塌。再說那炮火威力也驚人得很,一看就知道是燒錢貨。
底下的燕人卻發出恐懼的嘶嚎——小山倒下來的方向,正是燕軍大部隊所在!
這才真叫推金山、倒玉柱,億萬噸土石兜頭砸下來時,誰還有勇氣站在原地?燕人再強悍,這會兒也是一聲發喊、四下奔逃。
天災面前,人力何等渺小?燕人長勝多月積攢下來的勇氣,頃刻間煙消雲散。
燕王親睹這一幕,虎目都泛紅了,不顧自己正與雲崕廝殺,抖手扔出一具雕像。
此物觸地之後,“砰”一聲變出個碩大的巨靈神虛像。其身高十五丈,雙臂箍著金環,赤膊袒胸,渾身肌肉高高鼓起。受燕王驅動,它甫一出現就仰天無聲咆哮,同時雙手託舉,抵住了砸下來的最大一面山壁。
雖是個透明的虛影,但它的力量卻是實實在在,給底下的燕人爭取到更多時間。
被山影籠罩的燕人嚇得膽肝俱裂,卻也沒忘了要抓緊逃生,紛紛作鳥獸散。
二十息後,巨靈神虛像持續時間已過,重化虛無。這面巨大的山壁和其他同伴一起,先後砸向地面。
伴隨著巨響,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令天地無光。
這廂魏軍卻歡呼起來,敵人的潰逃讓他們士氣大振,這時就大步衝來,絕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燕國諸位大將立馬四顧,唯見沙塵滾滾,耳中一片鬼哭狼嚎,前後左右俱是慌亂的燕人和緊追不捨的魏兵。
¥¥¥¥¥
天門峽大戰的情報,雪片般飛向南北大陸。
諸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燕軍中計大敗,潰逃東返,而殞在天門峽的人數赫然超過了十二萬。這也是兩國爭霸開始以來,燕國損失最慘重的第二戰,死亡人數過半,並且多數人是被山崩壓死的。
剩下的燕軍喪失鬥志,望風而逃,而魏軍就緊隨其後、舉起屠刀。
等到最後盤點,傷者反而不到三萬人,卻又有六千人成了俘虜。
魏軍終於揚眉吐氣,事後對待俘虜的態度也是格外狠辣:
不留活口,就地坑殺!
六千名俘虜,一個活口都沒有。
馮妙君看到這裡,不由得輕輕嘆了口氣。雲崕還是雲崕,一點兒都沒變呢。
當然她明白魏人此舉意圖,就是要對燕國形成強大的威懾力,摧殘燕人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