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恪肅聲道,“它在前後胸、腹部、襠部都用上了精金,延展手法類似‘雲鍛’。”
燕王沉著臉:“桃源境!”
精金的確是相當昂貴的金屬,但新夏的工匠將它打磨、延展到極致,只要米粒大小這麼一點精金,就能嵌裝整件內甲,從而使它的防禦能力直接躍上兩個等級,尋常刀劍都劈不斷。
最重要的是,這打造工藝疑似“雲鍛”——只有桃源境才掌握的鍛造秘法。燕國的鍛造水平當然也不差,但它依舊花費重金從桃源境大量購入這種戰甲,以提高士兵在戰場上的存活率。
新夏居然也辦得到,這就太讓人驚訝了。
它崛起的速度太快,用掉的時間太短,有識之士鄙視它是個暴發戶式的國家,認定它虛假的繁榮掩蓋了大量弱點,軍械製造就是其中之一。軍工的水準,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風向標,在多數人看來,新夏在這一項上應該是不及格的。
然而出現在魏國戰場上的新夏戰械和鎧武,居然讓人大為改觀。燕王的第一念頭就是:
桃源境和新夏,莫不是私底下做了交易?
他把手上內甲一扔:“發問桃源境,要它告訴我,隔著一個禁忌之海的新夏怎麼會掌握它的制甲術!”
面對這樣的質問,桃源境當然一力否認。不過他在北陸前線作戰,桃源境卻在南陸最東側,訊息傳遞一來一回耗時太久,北陸戰場上當然又有了新的變化:
燕軍主力攻下花巢高原後繼續往西進攻,一路高歌猛進,沿途將魏人修理得鼻青臉腫,己方士氣如虹,達到了極盛。隨後,它就與魏國大將赫連甲率領的精銳之師迎頭撞上,大戰了兩天兩夜。
雙方都殺紅了眼,現場血流成河。
這也是燕軍攻下花巢高原後,遇到的最強勁敵人。
幸好憑藉著燕王高超的元力排程與加持,燕軍最後還是打敗了魏人。這一仗打得格外慘烈,赫連甲損失三萬餘人,情知不敵,終於轉頭逃走。
魏軍奔逃的方向,正是號稱景色秀絕天下的天門峽。
顧名思義,此地大山如巨門、如屏風,一道道險直陡峭矗立於平地之上。地形複雜、視野狹窄,就是藏進幾萬人也能神鬼不知。
換在從前,燕軍並不願深入這等險地。可是現今麼,一是殺紅了眼,哪裡計較什麼窮寇莫追;二來己方佔齊了優勢,戰力彪悍,有道是一力降十會,魏人就是打算巧用奇謀,他們也夷然不懼。
赫連甲的軍隊更是魏國中部抵抗力量的中流砥柱,只要將它打斷,燕軍在這裡就可以橫著走了,離攻下魏都的目標也就更邁進了一大步。
所以燕王不顧幾位大將的反對,發令奮起直追!
這一追,就進了圈套。
天門峽入口突然湧出大隊魏兵,直撲駐紮在此的燕軍後勤大營。人數最少超過了十萬,如果算上赫連甲的大軍,在這裡作戰的魏人超過了二十九萬!
燕人也猜到這裡會有埋伏,但己方人數過二十萬,又挾大勝之威,士氣大振、元力充沛,終是毫無懼色地迎了上去。
兩邊很快戰成一團,血染天門峽。
按理說,在燕王加持下的燕國大軍,以二十萬之數對戰二十九萬魏軍也是毫無懼色。即便勝不得,至少也能全身而退。不過就在雙方戰鬥短兵相接的瞬間,魏軍身上也泛出了淡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