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心法門檻很低,幾乎是人都能學,可到後來越拔越高,猶如攀登奇峰。從馮妙君自己的感受來看,它至高至深、至精至微,學到後頭甚至有包羅永珍之感,絕不是一部普通的基礎心法。
她也終於明白,浩黎大帝給它取名“步仙訣”的原因了:他有信心,只要凡人修習這部心法,就能從肉身凡胎一步一步蛻變為仙人!
也正因如此,它可以貫穿整個基礎修行始終,直到修行者為迎接天劫、蛻變成仙做好準備。
簡單來說,它看似中庸和平平無奇,卻是一部可以直接修煉成仙的法訣!
所以浩黎大帝其實是做了件大好事,功德無量,原本可以利在千秋。怎奈後面天魔擾亂世間,界神消失了,天劫也跟著一起消失,天地靈氣一路衰微,凡人連這部功法都修煉不了,遑論成仙。
後世貶低這部《凡人步仙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它不談修魂之法,然而後面的心法卻對心神強度的要求很高,有關於氣血、靈力、氣機的執行非常微妙,必須有同樣強大的心念和神魂的支撐。
那就像動一臺高難度的外科手術,除了器械要一應俱全之外,對施行者的經驗和注意力才是最大考驗。由於現實條件所限,如今的修行者並不重視神魂的錘鍊,練起這部步仙訣就真正感受到了有心無力。
把視角拉近浩黎帝國初期,也就不難明白著作者的意圖:從古至此的修行者,哪一個不是外練筋骨皮膜,內化心神魂念?煉神煉魂本就是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的行止,異族和仙人留下來的功法又不計其數,浩黎大帝可是尊貴帝王,哪有那個耐心再去整理?
可惜,他縱然再怎樣驚才絕豔,也料不到後世變故。
幸好馮妙君不一樣。
她得了天魔秘術上下兩卷,天魔對於神魂的修行精研之深入,當世無人能及。因此步仙訣的要求,她完全可以滿足。
也正因這些條件七拼八湊之後居然都得以滿足,她才能煉完步仙訣的最後一式。
這是昔年帶她一腳跨入修行之門的莫提準萬萬沒能想到的。
步仙訣的作用,就在於梳通所有晦澀的經脈,最大程度激發人體潛能,為迎接下一步的“非人”——仙人之境——做好準備。
透過了天劫考驗的仙人之強大,與修行者完全就是兩個概念的物種。同樣地,要承載那樣高速而龐沛的靈力執行,其體質就要強大得驚人。
這就是步仙訣要為修行者夯實的基礎。
自此刻起,馮妙君氣機流轉不息,再也沒有半點滯澀淤堵,更難得經脈在長年累月的沖刷下已經拓展得格外寬廣而堅固。馮妙君膽敢毫不自謙地說,此刻即便她將雲崕的所有靈力都借來,也不會像從前那樣傷及己身了。
同時,她也感受到丹田充盈得向外鼓脹,如同杯子裡面裝滿了水,再多添一絲就要溢杯。當然丹田本身不是實物,可是這也意味著她到達瓶頸,只有將身體裡面這隻杯子換作大甕,才能繼續牽引外界靈氣入體、煉化,繼續修行。
看來,有必要出去尋找機緣。
馮妙君望著天上明月,又一次起心動念。外頭天大地大,戰爭如火如荼,她卻留在這方寸之地,騰挪不出。
也該出去走一走了,橫豎新夏國內政局穩定,亂象早消,民眾安居樂業,一切井井有條。而她就算在這裡每日繼續勤奮修行,也未必能突破瓶頸,晉入下一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