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陛下讓魏王留宿太極宮。”
“那頭照夜玉獅子你看到了吧,原本陛下是準備賞賜給魏王的。”
“但魏王說我有腿疾,更需要好馬,所以陛下才賞賜給了我。”
“陛下真的只是因為偏愛魏王嗎?不,陛下他是在逼我。”
“所有人都知道我腿疾,所有人都知道,馬就是我的腿,但陛下把西域送來的最好寶馬,要賞賜給魏王。”
“當年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祖父真的就一反抗的能力都沒有了嗎。”
“只是因為祖父已經沒有了其他選擇,所以才立陛下為太子。”
“我們要成大事,必然要掌控兵權。”
“發動戰爭,就是最好的方式。”
“只有這樣,才能讓陛下跟祖父一樣,去到大明宮養老。”
李承乾已經在謀反的道路上沒有了回頭路。
殺掉魏王對於現在的李承乾來說,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彎弓,射箭,如此而已。
但殺死了魏王,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也到頭了。
李世民還有很多選擇。
當然,如果李承乾能把所有其他皇子全部殺死,自然大事可成。
但這個事情並不簡單。
因為大部分的皇子,都已經被外放封地了,比如晉王李治,現在就不在長安城中,而是在封地幷州。
還有吳王李恪,人在安州。
歷史上李世民還考慮過立吳王李恪為太子。
吳王李恪是個很有能力的人,身具隋朝兩大皇族血統,文武雙全,品德兼備。
真要論能力,在李世民諸多兒子中排第一。
就連教員都曾經稱讚吳王李恪為‘英物’,為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而感到惋惜。
李承乾要是有能力同時殺死所有皇子,那都不用在乎李世民了。
杜荷聽完太子講述,略微沉思。
這次面見太子,給他的衝擊很大。
政變囚禁陛下,雖然有這個打算,但那是萬不得已的最後一步。
是在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才會實施的計劃。
不然也不會等到紇幹承基暴露,都沒有去實施了。
“高麗很強,殿下有把握嗎。”
良久,杜荷問道。
聽到這句話,李承乾就知道,杜荷贊同了自己的計劃。
“破滅高麗,隋朝都沒有做成的事情,我哪裡能說有十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