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夜裡,宋冉隔著兩道房門還能聽到父母的爭吵。冉雨微將宋冉的生病歸咎於宋致誠——當初正是他放任她去東國的。
宋冉坐在飄窗上,窗外是帝城輝煌的冬夜,夜色像一張大網,嚴嚴實實地籠罩著這座城。
窗子要是開大一點,她或許會跳下去,這樣就聽不見他們的吵聲了。
但她不會跳,她只是靜靜地拉上窗簾,吃了安眠藥,睡過去了。
……
除夕的前一天,梁城又降溫了。寒氣凜冽,冰涼透骨。
李瓚去宿舍裡收拾東西。他特意挑了這一天,隊裡人少,他不想做告別。
他的東西並不多。
除了幾套軍裝、軍銜、和軍徽,外加幾本書,就沒有旁的了。
梁城的冬天又濕又冷,這幾天都陰雲密佈,宿舍裡也籠罩著一層灰朦沉悶的光線。連一貫亮眼的軍綠色也暗淡了許多。他的床上,被子疊成了標準的豆腐塊。
李瓚出門時看了一眼,鎖上了門。
走廊裡,一道影子斜過來,是陳鋒。他就知道李瓚會挑今天離隊。
他比誰都清楚,這孩子心裡頭傲得很,如今落到如此地步,必然不願讓人看見,哪怕是最親最近的戰友。
陳鋒還記得李瓚剛上軍校那會兒,十八歲的新兵學生,長得嫩,沒什麼脾氣,性格也溫和,見誰都靦腆一笑。那時他覺得他不適合待在軍營,可沒想那孩子極能吃苦,又聰敏好學。為人作風正派,心頭光明磊落。性格是個溫和的,骨子裡卻有股勁兒,有他的追求和理想。
再到後來,他很確定,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當初他也不捨得讓李瓚去東國,準許他過去,無非是想著讓他輕松地立點兒功,回來好升銜。這下好了,立了個一等功,卻……
距離去年的爆炸,已經過去快五個月。能想的能用的一切治療方法都試過了,李瓚身體各處都恢複了,可耳朵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個殘疾人。
陳鋒想到這兒,心裡一個咯噔。他也害怕,這孩子沒有未來了。
但他很快將這一絲不吉利的想法撇去,走上前搭住李瓚的肩膀,說:“你的檔案要等開年後再審。阿瓚,你要是願意,我想想辦法,給你在隊裡謀個……”
“指導員。”李瓚輕聲打斷他,“我爸爸來接我了,在門口等我。我先過去了。”
陳鋒哽住了。清楚他的性格,在這裡多待一天都是痛苦。
他拍拍他的肩:“以後要是遇到什麼困難,記得來找老指導員。”
李瓚溫和一笑:“知道的。”
李瓚揹著軍用包走出宿舍,目不斜視地穿過那訓練了無數次的操場,到大門口時卻放慢了腳步——他的戰友們全副軍裝,分列兩隊,站著軍姿為他送行。
他抿了抿唇,淺淡一笑,從他們中間穿過去。
“敬禮!”
“唰”地一聲,戰友們齊齊敬了軍禮。
李瓚從佇列中走過。走到盡頭,回身,立正,回敬了一個軍禮。
出了大門,李父上前來接他的行李。
李瓚坐上副駕駛,繫上安全帶,扭頭沖自己的指導員和戰友們笑了一下,揮手告別。
車開走的時候,他平靜隨意地收回目光,卻沒忍住看向後視鏡,一直看住,看著營地越來越遠,終於消失不見。
他抬頭將腦袋靠在座椅上,拿手臂捂住眼睛,嘴角顫抖著,顫抖著,壓癟下去;而兩行淚,滾進了鬢角裡。
……
除夕那天,冉雨微親自下廚做了一道年夜飯。
無奈她廚藝太差,雞湯沒熬好,秋葵炒鹹了,大蝦蒸老了,紅燒肉沒放糖,也就白菜湯還過得去。她面子上有點兒過不去,但宋冉沒在意,反正吃什麼都一樣。
自那晚知道宋冉的病情後,冉雨微態度明顯變了些,一改往日嚴母形象,對宋冉寬容了許多,也不再對她諸多要求。大年初一那天,明明自己有些咳嗽精神不太好,竟還破天荒地帶著宋冉去逛了廟會。只是逛到一半她便嫌棄那廟會無聊,給宋冉買了根糖葫蘆和一隻布老虎就回了家。
冉雨微天生不會說軟話,不會安慰人;宋冉也排斥別人讓她推心置腹分析心理問題。兩人對生病這件事都閉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