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再繼續跟著他,而是按照一開始打算,進了太子府。
她與太子說得甚是清楚明白,連試探摸索都沒有。從母親簡短的談話和與他簡短的接觸中,寧初就確定他們可以達成很好的合作關系。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寧初當初沒有騙過哈蘇爾,她確實沒有見過太子,每次與太子接觸,為了保證彼此合作愉快,他們都使用著特殊的交流方式,甚至太子知道寧初的病情,也是在很久以後。
那個很久以後,就是葉原入府以後。
寧初清楚人與人之間的利益交換,也明白人性之中的善惡掙紮。她在那些年裡為太子出過不少頗有成效的主意,百分百的真心,因為她做這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太子,而是自己確實也很討厭那些人。
只有一件事。
在葉原還是雲琮的時候,他是陵安城出了名的天才。陵安城人才輩出,不是年紀小又有點學識就可以稱作天才的,雲琮的見解實實在在地每次都會給當權者以震撼。
寧初想試一試這個人。
在那段時間裡,寧初幫助太子解決朝政的熱情日益高漲。她參與進了很多事情,多到太子好幾次都擔心會一不下心暴露她的存在,但他只當這一切都是她的心血來潮,畢竟她常常會做出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來。
寧初做的這些事情看似多而雜,但卻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她在引誘雲樞。
她在引誘雲琮的父親、朝廷的禦史中丞,引誘他受內心的慾望驅使,完全不受禮法控制地做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她誘他一步步為高官厚祿而逐步結黨,為前途命運而出賣良心。
他是那樣的不堪一擊,在她小小的誘惑佈局下走著,走到了炙手可熱的丞相之位,走上了萬劫不複的謀反之路。
雲府,終於還是覆滅了。
雲家的覆滅寧初並不關心,但她很滿意與雲琮在此中的表現。
盡管以前也能看出一些,但雲琮的慾望表現得是那樣的強烈而明顯,完全不同於他隱忍了三十多年的父親。不過他擁有這麼強烈的慾望,卻從未在她的誘惑下踏錯過半分,實在是叫她贊嘆。
於是她告訴太子,此人有大才,得之可得天下。
太子二話不說,便讓程毅在被查封的雲府裡放了一把火,乘機將雲家小公子劫了回來,從此改名葉原,供寧初日夜觀賞……
給她取名為寧初的那一天,她是有些驚喜的。
雖然一直以來她確實沒有什麼具體的名字,在外混跡也沒有這方面的需要,但在與林長弋相處時期為了避免過於親密,她曾經簡短地給自己取過“初”字為名。
原因很簡單,世間萬物,多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而她卻有些沉醉於這樣的遺憾中。
葉原給她的感覺,是那樣的親切。
不經意間已在宣奕的陵前坐了很久,她卻越來越享受這樣的胡思亂想。看著眼前這陵寢,她又突然想起自己大概一個月前獨自枯萎在冬季的姑姑了。沒人知道她和梁帝之間發生了什麼,她薨得很突然,也很安靜,像一朵來不及凋謝的花朵,就著冬日寒冷而溫軟的陽光,絢爛地消失。
雖然寧初並不覺得這有多麼絢爛,但是會這麼想的人應該很多吧。她沒在蕭瑜綺身上花費太大的心思,也不想去深究那些欲生欲死的掙紮,不過同樣的落寞卻在太子的身上也有星點的體現。
葉原如此欺他騙他判他陷他,然而在一切已成定局之時,宣奕卻有一種解脫感。
與蕭瑜綺不同,他是活在權欲之中的人,然而他心中的毀滅欲,卻並不比其餘人的低。從一開始,他便選擇了一條非成即死的路,並主動地選擇了葉原這麼一個促成他毀滅的絕佳執念。
他對他除了天下的念想之外,隱秘而又顯然地表現出了其他的想法。可從始至終,葉原都不會知道這樣一種想法的存在。
葉原的背叛使宣奕痛苦。但寧初卻悲哀地發現,太子沉迷於這樣的一種痛苦中。他想要君臨天下,那是他半生的掙紮。他也想要葉原將他求之不得的掙紮徹底粉碎,這是他自己都無從確定的執念。
最後的失敗讓他痛不欲生,卻也讓他無比欣慰。他終於還是找對了人,找到了用盡一切去爭取、去防備、去盡力相信、最後狠狠地給自己聰明而又致命的一刀的人。
他離開地很是幸福。
這些人都達成所願地離開了,自己呢?
日薄西山,寧初笑著離開了這裡。
太子府現在應該已經荒敗了吧,不知道那架葉原費盡心思為她搭建的鞦韆可好安好,今日天氣甚好,那樣的感覺,她甚是想念。
葉原不會知道他送出這份禮物時寧初的悲傷。她當時並不想承受那樣的愛,那樣的愛讓她感覺有些絕望。
空中不多時已掛上了幾顆明亮的星子,寧初抬頭看它們,明明那麼熱的東西,看起來卻那麼冷,是因為只能在夜間看見嗎?
她坐在鞦韆上,一下一下在這荒蕪的院子裡晃著鞦韆,感覺人生極致的安寧與幸福,甚至連鞦韆對面的房頂上,什麼時候出現了一道身影也不知道。更加不知道,那道身影如同空谷長月一般,落在罕無人跡的荒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