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謝謝。只有謝謝說的出口。最後時刻衝到第四。全是大家夥兒的支援。我就是個廢柴。
今天早上想了半個小時。決定這個月要認真拉月票。我要好好地寫。絕對讓大家滿意便是。但……這章有些枯燥了。嗚嗷。以後不寫這種又難寫又幹的東西了。
今天是月初第一天。我也不知道這個月能到第幾。但上個月那樣都第四了。我還怕俅。反正大家夥兒把月票扔過來便是。我不會讓大家失望。說句狠話吧。這個月……俺要寫二十萬。嗚嗷。連烽火那廝那敢定字數。我怕俅!)
果殼機動公司研發的最新一代機甲並未定名。在內部被暫時稱為。這一代機甲已經研發了超過十年的時間。與型號機甲以前的全系列相比。型機甲在動力方面。有了決定性的突破。
型機甲依然是以靜農高能蓄電池為動力源。然而在機甲腰後方配上了兩個最新型的噴流引擎。卻可以瞬間將機甲的能量輸出。提升至型機甲的四倍以上!
這種設計毫無疑問是一種大膽且天才的想法。經過了長達十年的研究。戰艦上的多引擎技術。在克服了一系列材料及微電子學方面的困難之後。終於成功地移植到了機甲上。這個想法的實現。不止讓整個果殼工程部的工程師們歡喜鼓舞。聯邦軍方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動。
穩定狀態下的兩倍動力。瞬間狀態下地四倍動力。這是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指標。如果放在戰場上。擁有四倍動力地型機甲。完全可以憑藉自身這種強悍的機動能力。將舊有的機甲看成笨拙地小孩兒。最令軍方感到興奮的是。如果將來的多引擎技術成熟。軍用機甲的機動性再次得到提高。那麼在戰艦能耗日趨衰竭的情況下。一般戰場上地遠端武器。比如自行炮。比如光纖制導火箭彈。將很難擊中以極高速率進行規避的機甲……
如果真地有那一天。那麼聯邦與帝國之間的戰爭。除了懸浮於太空之中以作威懾的戰艦之外。這些擁有極大機動能力的軍用機甲。再也不僅僅用於特種作戰。而可以放在正面戰場上作為主力突進。毫無疑問。這將是戰爭模式的一種根本性質的改變!
果殼機動公司工程部與聯邦軍方研製的型機甲。目前只生產了十四臺原型機。然而在實驗室裡所展現出來地速率。已經令所有方面感到了滿意。這批新式機甲要進行批次生產。並且成為真正的戰鬥力。至少還需要兩年的時間。而且聯邦軍方也不知道帝國那邊在機甲的多引擎技術上。有沒有什麼突破。所以聯邦軍方對果殼機動公司給出了一個格外嚴格的時間限制。
聯邦與帝國。無論是哪一方率先擁有了這種高效能機甲。並且投入到戰場之中。便必將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聯邦有個古諺語: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這種電影和裡才能見到的神話戰鬥。並沒有在聯邦的歷史上出現過。然而這說明了細節、後勤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更何況新一代型機甲。可以改變戰爭的某些形態。用科技地力量。帶來戰爭上地實力變化。
所以當國防部向果殼機動公司下達了嚴厲的時間期限時。工程部地主管以及工程人員。沒有絲毫意外。他們也明白自己研發出來的機甲。有著怎樣重要的意義。如果想要以一名工程人員的名義。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那麼這一次的型機甲研製。肯定是最好的機會。
時間急迫。十年的研發時間結束。進行了標準的實驗室引數獲取和模擬演練之後。果殼機動公司工程部。便將四臺原型機甲送到白水公司。讓下屬的白水公司在百慕大三角星域的區域衝突中使用。以獲取戰場上的第一手資料。
百慕大三角星域的區域衝突一直不停。而且白水公司選擇的實驗性武器星球。也遠離帝國奸細能夠滲透的部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保密。即便如此。聯邦軍方依然派出了第三軍區最強大的一支戰艦。遠遠地跟隨著白水公司的作戰小隊。進入了百慕大三角星域的邊緣。
一方面是為了配合果殼機動公司工程部收集資料。另一方面自然是為了保密。在那個荒蕪礦星上。所有能夠接觸到那幾輛新式原型機甲的流民暴徒。最後都必須死去。
為了一代機甲的誕生。需要一支艦隊進行保駕護航。這充分說明了聯邦對於此事的重視程度。
那個邊緣荒蕪礦星上的小股暴徒勢力。被白水公司的作戰小隊花了七天的時間消滅。在第三軍區艦隊的封鎖下。這個訊息沒有遺漏絲毫。也沒有引起任何勢力的注意。然而當果殼機動公司工程部的工程師仔細計算戰場上新式機甲的資料時。才發現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
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聯邦新一代機甲便只能永遠安靜地站在實驗室中。永遠無法成為聯邦與帝國戰鬥時的強悍武器。
這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驚動了果殼機動公司董事會到工程部的所有高階主管。激怒了本來興奮不已等待實驗結果的聯邦軍方。所有人都等待著一般超出當前時代的機甲誕生。結果卻迎來了如此糟糕的一個訊息!絕密之中的絕密。所以近十年的研製工作。基本上是由果殼機動公司工程部一力承擔。雖然國防部高層偶爾也想到過。是不是應該讓古鐘公司。至少是果殼研究所或聯邦科學院的專家加入進來。因為古鐘公司在戰艦多引擎方面地設計。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最領先的。然而還是基於保密地原因。這些想法最終都沒有落到實處。
去年秋天。白水公司在百慕大三角星域邊緣星球上的戰鬥實驗。暴露出來了新一代型機甲一個致命的問題。果殼工程部始終無法將這個問題解決掉。所以那位人事主管何塞才會在春季招募裡。去親自挖人。就是想從那些年輕地。沒有任何固有經驗的優秀工程師中。找到些許的靈感。
只可惜。這批優秀的年輕人進入工程部時間太短。對於新一代機甲的固有問題。無法起到任何幫助作用。而聯邦軍方地壓力實在太大。所以工程部才不得已開始向外界求援。郵件時。便已經被裡面天才的雙引擎設計所震撼。那些看似繁雜實則簡潔地線條。在他的眼中。已經變成了極具流線外觀。給人以無窮美覺享受的存在。在他的眼前。泛著淡淡的合金光芒。
這是聯邦工程師們的集體智慧結晶。每一處設計。都經過了無窮的推論與計算。根本無法改動。或者說。讓一位成熟地工程師看上去。根本產生不了破壞這種美妙設計的念頭。
研究所正式加入了新式機甲的研製工作。主要便是為了解決新式機甲在戰鬥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然而畢竟是聯邦最絕密的尖端科技存在。所以像許樂這樣的研究人員們。只是透過電子郵件拿到了相關的資料圖紙。卻無法完全瞭解那臺原型機甲的動力模式。
許樂的人生興趣便在這個方面。更何況他現在還有一些隱在的理由。需要進入工程部。擁有研究機甲地獨立空間。所以這些天。他對這件事情十分上心。
他只是一個剛剛接受完系統教育地初級研究人員。怎麼可能僅僅憑藉著這些如豹身一斑的結構圖。便解決聯邦最頂尖地工程師們怎樣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換成是別的人。或許看著郵件中附著的那些圖紙以及那個問題。都會生起一種望洋興嘆。頹然放棄的念頭。
可是許樂不。他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更明白自己腦海裡的那些圖紙。是一個近乎於神奇的奇蹟存在。如果能夠解決新式型機甲的問題。對於一名工程師來說。這是怎樣也無法抵抗的誘惑。所以這些天裡。許樂的精神完全投注在了實驗室中。用一種常人難以想像的速度。進行著設計模擬和計算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