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的一聲,似是金屬板擊打之音,開卷的時間到了。
謝越彥睜開眼睛,修長的手指有條不紊的拆開糊著的試卷,露出裡面的考試。
果然是《四書》文一道、《五經》文一道、五言六韻試貼詩一首。
似乎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出格的地方。
可當謝越彥的目光落在第一道《四文》題時,謝越彥就知道他們還是太樂觀了。
誠然,提學官出的題都沒有劍走偏鋒,可是,他出的題卻更加刁鑽。
他出的竟然是截搭題。
所謂的截搭題是指經書語句截斷牽搭作為題目之意,還分什麼長搭、短搭、有情搭、無情搭、隔章搭諸體。
在謝越彥看來這些都屬於前朝的糟粕,文字遊戲!
真是好的不學,學壞的!
謝越彥眉微蹙的看著《四書》文題——“魚鼈不可勝食也材木”的截搭題。
這考卷上的半句話,出自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完整的句子是:“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謝越彥記憶力超群,自然是記得出處。
略一思索,提題便答了起來。
李爹也同樣記得。
李爹當初只是苦於考場恐懼症,而困頓多年,實際上李爹的知識儲備量是相當豐富的。
這題目出的雖怪,卻難不倒真正肚子裡有貨的人。
反倒是那些學術不精的學子,因為想不該句子,不明其何意,而交了白卷。
《五經》題則為”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這道題倒是出到了謝越彥的心坎上。
謝越彥提筆便答。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
日頭漸漸高升,七月流火,狹小的號棚開始悶熱起來。
有許多考生一邊答題,還一邊不得不擦著自己臉上不停往下滴落的汗珠,生怕落到卷面上汙了試卷……
謝越彥答的聚精會神,無全無視提學官已經來回在他的號房前走了好幾遍了,常常駐足停留……別人都是汗流夾背的樣子,唯獨謝越彥一身清爽,臉上連個汗珠都沒有。
李爹沒有謝越彥這心靜自然涼的本事,但他有雁回為他準備的秘方。
拿出一枚已經被砸成餅渣的藥……餅,扔進嘴裡。
立刻一股清涼遊走全身……
舒服!
李爹愜意的眯了眯眼睛,飛快的答著試卷。
當日頭漸漸偏西,要落不落的掛在天邊時,李爹終於在謝越彥第一個交完卷後,成為第二個交卷的人,緊隨他之後交卷的人,李爹回頭一瞅,樂了……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