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沉浸在由美那句“統一,對於我們理所當然”的話語中,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感?中國五千年 時刻分而和 和而分,這是趨勢 每當亂世來臨,但凡有一個政權崛起首先想到的就是統一全國 問鼎中原,這是植入我們血脈中的渴望。
我曾聽說過一種說法,為何羅馬滅亡後再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同一時期的中國五代十國後再次彙聚成宋,或許就與我們民族特性有關,統一是每個人心中的願景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力量。
這一特性在當今的中國尤為醒目,但凡事一個正確世界觀的國人對待臺灣的看法驚人的一致,“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就像我們國家,你能想到臺灣人的區別頂多是,山東人與江蘇人的區別,僅此而已。
.....................
回到房間時已經是晚上10點,我與由美互道晚安。走進房間手機螢幕一陣閃爍,點開一看是一份郵件,這時不用猜也知道是朱玲了,想想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你好 瑁武
在保山的這些天我過得很充實,說真的,這裡的環境真的很好,環境很美氣候怡人,不同於江浙滬一帶的炎熱,這裡的溫度簡直能用清爽來形容。老天爺如果心情好還會下點雨。更不要說那近在咫尺的天空了,能在這裡生活當真是件幸福的事情。
同時,我也在尋找遠徵軍的足跡,可不同於之前的侃侃而談。我發現越是到最後有些事物越無法說清楚,特別是遠徵軍的前世今生。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了,太少了。少到自己只能透過看電視劇,看書籍,以及經過修飾後的資料文獻。關於這方便我最想要的當事人回憶錄實在是太少了,至於官方的戰史更是沒有,或者說是我沒有發現。這真不是一件輕巧事。開始的時候我還能和你肆意敘說遠徵軍的戰鬥,可是現在我發現,越到最後越是無法開口。
這些殘酷到極點的戰鬥,每一天都能編寫出一本書一樣精彩,可遺憾的是在書本上唯有寥寥幾筆帶過,我深感遺憾的同時還是堅定著自己開始的願望。真正切切的瞭解,雖然我現在確實遇到了很多這樣那樣的困難,不是害怕,只是擔心,至最後連我自己都無法將這般宏大的故事以最好的姿態呈現給大家。
當然,我是不會放棄的。
你之前曾提過的各國的陰影,我覺得這對遠徵軍是不適用的。反倒是你所說的衡陽會戰需要考慮一下,是否適合。
我這裡給你提一個我知道的典故,希望能給你一點幫助。
當時在中國的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蘇聯二張兩個威望最高的元帥,與朱可夫齊名),當然這名字有些長,簡稱華西列夫斯基元帥。
二戰末期,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率領遠東軍全體官兵,在奉天日俄戰爭紀念碑向在日俄戰爭中陣亡的沙俄官兵致敬。
我不知道這樣說你能否明白,蘇聯士兵向沙俄時代戰死在東北的官兵致敬。想想看,十月革命蘇聯紅軍打的不就是這些白俄軍隊嗎?當然,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口中,他們就是為國家而犧牲的俄國官兵。
因此在我看來無論衡陽的第十軍如何,他們奮戰都是為了這個國家,他們沒有給國家的人,更沒有做出危害這個國家的事情。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怪罪?至於你說網路評論,不必太過較真,或者說沒有經歷戰爭的他們說什麼都是無用的。
第十軍的存在比太多太多當時國內實力優秀了,況且,那個國家沒有打過敗仗,或者說沒有俘虜呢?有戰爭一定有俘虜,我不想說的太明顯,俘虜和漢奸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因此,衡陽的事情你要多加油了,祝你成功。
對了 你之前說442步兵團是什麼呢?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