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閆由美說到這收起孤寂的面容,這才略帶歉意的說“十分抱歉,一下子說了那麼多。”
由美說完許久,眾人都沒有反應,甚至時間一陣停滯。
“沒關系,這是我第一次切身聽聞這樣的尋親往事,是我該謝謝你才是。那麼你此次前來你曾祖可有什麼關照嗎?”席陽首先回過神
“他們只是想在最後好好看看衡陽,由於距離的關系我無法一一為他們去家鄉看看,最後這些人決定去衡陽。”
“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席陽真誠的回答
“謝謝,我祖父他們經歷只是那兩百萬去臺士兵的縮影,不得不說我祖父算是比較幸運的,非常感謝你們,沒有歧視他們,沒有歧視這些曾經的國軍。”
由美說完站起“真希望有一天兩岸統一後,這些國軍能夠得到他們的期望,回到故土。至少讓後人明白,這些國軍並非屬於哪個政黨,而是在抗日的時期為國家人民而戰的國家部隊,國軍,是國家的部隊,是為人民而戰的部隊,請不要,不要歧視他們。”
由美說完對著我們鞠躬
眾人急忙站起,所有人的臉上都透露著震撼和憐憫。每個人人的臉上都竦然起敬,即便是席恆此刻也面色嚴肅。
“國家會統一的,我們的祖輩必將受到應有的尊敬。”席陽在一旁正色到
“你們相信會嗎”
“從沒質疑過,我們出自一個民族,是一個國家。”
由美轉過頭看我
“我沒有質疑過這一點,事實上大陸的人民一直有這份信念,根據祖父的日記,在1987年9月11日臺灣《自立晚報》的兩名記者冒著坐牢的風險坐飛機經日本回到大陸進行採訪,在日本等待大陸簽證時期,由於緊張其中一人提議去看電影,於是兩人真就去日本當地影院觀看了一部描寫末代皇帝溥儀的電影《火龍》,這件事被當時在日本的同行知道後驚嘆“整個臺灣和日本的新聞界都被你們兩攪翻了,你們居然有心在這看電影......”
幾天後兩人獲得了去大陸的簽證,隨後搭乘中國民航ca930經上海到達北京,下飛機時,原中國新聞社記者陳佐洱激動地說“歡迎 歡迎
等你們38年了!”
兩人的大陸之行驚動了兩岸高層,得益於鄧小平同志的大度寬容 高瞻遠矚,兩人一路同行甚至沒有任何人陪同,全部以自己行動為方向,這在那時的國際環境下簡直不同尋常。自9月15日正式開始,到9月27日結束近半個月的時間後回到臺灣。
在各方勢力的阻撓下兩人並沒有被關押,一個月後的11月2日,臺灣開通老兵探親。這裡面或多或少有著記者投機方面,但至少也說明瞭臺當局的猶豫。其中一位記者在後來的書中特別寫道“民族的尊嚴,在大陸就像是空氣一樣,到處都可以呼吸得到,因此“統一”在他們而言,不但理所當然,同時,也深植在他們的內心,成為他們對臺灣感情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