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跟著宮女來到乾清門,依然是又高又長的甬道,一個個宮女看見她都自覺把頭垂下。
這時,不遠處眾星捧月般伺候著一個人,帶領顧玉的宮女是貴妃宮裡的掌事姑姑茯苓,她小聲提醒道:“顧世子,是皇后娘娘。”
顧玉微微皺眉,之前同心膏一事鬧得很大,聖上分明已經厭棄了皇后,才半年多的時間,皇后便復寵了嗎?
茯苓道:“顧世子,現在皇后娘娘的氣焰囂張得很,我們繞道走吧。”
顧玉點點頭,可是剛轉身,身後就來了一個宮女把她們叫住,語氣倨傲道:“顧世子安好,皇后娘娘遣奴婢來問,為何您遇見娘娘的鳳駕,不去見禮。”
眼看躲是躲不過了,顧玉只好過去。
到了皇后跟前,顧玉便明白了皇后復寵的原因。
皇后又懷孕了,看肚子月份不小。
那個在景秀宮,因為奶嬤嬤之死哭暈過去的皇后娘娘已成過眼雲煙,眼前的皇后因為懷孕粉黛未施,可是通身的雍容華貴令人不敢直視。
她正坐在花叢中曬太陽,一應宮女太監小心候著,一個眼神便有人跪在地上替她捏腿,微微張口,便有宮女送入一顆葡萄,然後拿上好的絲帛替她擦拭嘴角。
顧玉跪在地上與她行禮,道:“臣見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金安。”
徐皇后微微抬起下頜,一個宮女就伸出手,用絲帕接住她吐出來的葡萄核。
徐皇后緩緩道:“顧世子好大的架子,見了本宮也不過來請個安,轉身就走是什麼道理。”
顧玉道:“臣不敢不敬皇后娘娘,正要過來,娘娘的人便來請了。”
徐皇后只說了一句“巧舌如簧”,也不叫起。
她們之間的仇恨太重,這是意料之中的刁難,她說多了,被皇后扣上一個頂撞的帽子也是吃不消,默默跪著,不再替自己申辯。
聖上子嗣艱難,皇后娘娘這一胎還是嫡子,想必格外看重,沒人敢去質疑皇后的做法,否則驚動龍胎,誰都承擔不起。
鵝卵石的道路硌得顧玉膝蓋生疼,顧玉在心底嘆口氣,風水輪流轉,現在轉到皇后頭上了,她不得不低頭。
只是待會兒傳到阿姐那裡,阿姐怕是免不了一陣心疼。
京都已經入秋,太陽慘白,涼風陣陣,顧玉的身姿依然挺拔如竹,不卑不亢。
徐皇后看著顧玉那張臉,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祥嬤嬤的死狀猶似在眼前,可偏偏要忍耐著。
徐家不中用,狄家也不中用,派出去那麼多死士,都沒能讓顧玉跟君澤死在路上。
現如今顧玉帶著平叛的大功回來,她只能用這種不入流的方式,隔靴搔癢般解一解心頭恨。
正想著,顧玉微微抬頭,恰好與她對視了一下,那雙鳳眸與昭貴妃如出一轍,讓她想拿刀狠狠剜了去。
她一時氣不順,對身邊的宮女道:“天熱,去給顧世子擦擦汗。”
這天氣哪兒熱,顧玉也沒有出汗,皇后這是給她惹禍呢。
她是“外男”,進入後宮本就不易,若真讓皇后的宮女給她擦了汗,傳出去難免惹人詬病,哪怕是在眾目睽睽之下。
那宮女遲疑了一下,還是拿起手帕躬身過去。
顧玉微微側首遞給茯苓一個眼神,茯苓當即會意,截住了那個宮女的動作,跪下道:“顧世子是貴妃娘娘的弟弟,擦汗這種小事,不敢勞煩皇后娘娘的身邊人,奴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