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坑的整理足足持續了半個月。
顧家軍的屍骨被整整齊齊擺放在一起,遠遠看上去還算完整,可一旦湊近,就會發現不是缺了胳膊,就是缺了腿,甚至有很多人找不到腦袋。
更別說確認他們的身份了。
實在是沒辦法,時間太久遠,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值得一提的是,顧玉找到了她父親的玉牌。
可惜屍體太多,根本不能確定玉牌是從哪塊兒骨頭上掉下來的。
顧玉知道,想在萬人坑中找到父親的屍骨無異於大海撈針,就算找到,也不一定是父親的。
與其到時候找到的是錯的,還不如將所有整理好的屍骨,統一遷回京都,埋在一處,受人統一祭拜。
想來她的父親也情願跟兄弟們一起回家。
做完這件事情,大部隊就要啟程回京了。
落日關弄出來的動靜不小,許多人旁敲側擊,來問萬人坑是什麼情況。
顧玉皆沉默不語。
雖然不語,但擋不住旁人的猜測。
尤其是提到萬人坑這三個字,就不得不提起紹無極。
提起紹無極,便又想到紹無極背後的剌帝。
可再往下想,就不得不打住了。
皇家的一切都是禁忌,可是越禁忌,就越引得人們好奇。
顧玉語焉不詳,架不住旁人從落日關的萬人坑,揭開一角紗幕,窺探真相。
流言四起,真真假假,皆由人評說,顧玉從不否定,也從不肯定。
朝廷大軍走在前面,君顯帶著君家兵馬緊隨其後。
從落日關帶回去的棺槨太多,顧家軍跟在最後面,漸漸與兩軍拉開距離。
顧家軍一路小心護著棺槨,無論新兵老兵,無論是百夫長還是無名小卒,都為當年的先烈戴上了孝。
顧玉一身孝服,挽發的玉簪也換成了慘白的絲帶,面色清冷肅穆,那雙鳳眸帶著一種純粹的冷意,像有人在她眼中下了一場雪。
雖有快意恩仇,但逝者永遠也追不回來了。
她身邊的君澤竟然也跟她一起戴了孝,他做事一向隨心所欲,地位又高,沒人敢質疑。
時隔二十五年,顧玉和君澤一起接這些英雄們回家。
邊關百姓看到顧家軍護著的那一具具棺槨,心中不由悲痛萬分,淚灑當場。
有些年幼的孩子不明所以,奶聲奶氣問家中垂淚的大人:“為什麼有這麼多棺槨?”
“因為裡面裝著英雄的屍骨。”
“落日關那場仗啊,打得太過悲壯慘烈。”
“區區八萬顧家軍,在天寒地凍中,竟能擋住西戎十幾萬鐵騎,護住了大禹朝的安危。”
“孩子,若沒有二十五年前的顧家軍,便沒有現在的西北,沒有你的父母,自然也沒有你。”
孩子似懂非懂點點頭,又問出了一個天真的問題:“可是西戎人都很好啊,雖然說話語調可笑,但是帶來的小玩意兒都很有意思。”
大人們臉上帶著笑,這笑中又有幾分沉重。
“那是因為大禹朝強大起來了。”
“當你弱小時,你便是豺狼虎豹口中的綿羊。”
“當你強大時,豺狼虎豹便只能收起獠牙利爪,跪地臣服。”
“二十五年前,邊關的太平離不開顧家軍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