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大丫二丫,村長忽然上門。
“村長,您怎麼來了?吃飯了嗎。”
村長對蘇曼他們一直多有照顧,蘇曼對村長也很是客氣。
“曼丫頭,你見多識廣,你幫著出個主意。”
眼看村長愁容滿面,蘇曼猜到是村裡的大事兒,就讓村長坐下慢慢說。
就在剛剛,出去探路的人回來了。
說是這周圍都是淤泥窪地,甚至還有幾處沼澤,走在前面的村民一腳踩了進去,差點回不來。
虧得發現的早,幾個人合力把他救了上來。
他們換了個地方走,情況也差不多少。
這樣的地理環境下,村裡這幾十個人連人帶行李,還不知道要怎麼樣。
坐在炕沿上的周奶奶聽到這也有些擔憂,“不能繞路嗎?”
“也能,但這原本不到半個月的路程就要拖到一個月了。”
一個月...
聽上去只多了十幾天,但在這缺食少糧的時候,足以要了一些人的命。
現在不少村民家的糧食已經見了底兒,走完剩下的路已是勉強,突然多了一倍的路程,那就是把他們往死路上逼。
繞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想別的辦法。
蘇曼回憶了一下他們來時的地形,“如果我們走山路呢?”
村長嘆了口氣,“你這是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如果走山路,非但不會拖慢程序,反倒是能早些到渡口。”
“只是這周圍的山不比我們之前經過的,沒有山路,又陡峭,只能靠人自己往上爬。就連大件兒些的行李都要丟掉,譬如...”村長看著蘇曼欲言又止。
蘇曼替村長說完,“我們的馬。”
“哎。”
村長嘆了口氣。
太平日子裡馬就貴的很,更別提現在了。
何況有馬的話,等到了南方不管是用還是賣,都是一筆收入。
村長犯難就犯難在這,雖然爬山能節省時間,但每家子或多或少都要丟棄一些東西。
像是本就不剩什麼的人家還好說些,可像是蘇曼他們這樣,家裡有牛或是有馬的,肯定是不願意的。
蘇曼也知道村長的為難之處,無論怎麼選擇,勢必都要犧牲一些,不可能達到所有人滿意。
她沉吟片刻道,“事關村民,您也不好直接做決定。我想,還是把大家聚集到一起聽聽大家都是怎樣的意思。”
“我也有這個想法,只是我私心想著,還是爬山更好一些。你看這會子又下雨了,還不知道要下上多久,拖得越久,這路就越難走。早一日到南邊,我們也能早一日能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