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54章 第 54 章 回家數銀子。
他們先去了雜貨鋪裡。
油紙蠟燭各買了一些, 油紙的價格還好,幾十文能買走厚厚的一刀,最差的蠟燭卻也要三十文錢一支, 戚長夜直接買了五支, 趙歲歲在一旁心疼極了。
一百五十文錢,都夠扯上一大塊布趕出一身夏衣了。
雜貨鋪裡賣的東西五花八門的,甚至還有油和醬醋等調味品, 這些東西糧店裡也有,趙歲歲仔細比對了下,最後提了一小壺醋走。
這邊的量詞都是用“勺”,八文錢可以帶走滿滿的一大勺子, 鋪子裡提供專門的竹筒, 店小二動作麻利地舀了一勺出來倒進竹筒當中,又取了個木塞子將開口堵住, 戚長夜伸手接了過來,不知從哪兒摸出了根繩子, 繞著竹筒纏了幾圈便打了個簡單的提東西用的結扣出來。
他拎著竹筒瞧了一眼, 捏著繩子將竹筒斜掛在了戚桐的身上。
戚桐:“?”
除卻這些還有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單是在這個雜貨鋪裡他們就花費了近三百文錢,戚長夜買東西不喜歡講價,他自己對物品有個大概的心理預期, 只要在這個預期之內的都直接買下, 趙歲歲則不然,一文錢的東西都能仔仔細細講上半天。
他說話的音量也不大,講起話來溫溫柔柔的,等戚長夜回過神時才發現要付的銅錢被講下來了好幾文去。一件兩件物品尚且不覺得如何,積少成多方顯出分量, 省的銅錢都夠再給這一大一小買上兩只冰糖葫蘆了。
於是戚長夜當即叫住了門前路過的賣糖葫蘆的小販。
趙歲歲根本就沒注意到門口的人,也不知道戚長夜的眼睛怎麼就這麼尖。
“兩支。”他將銅錢遞了過去。
“好的好的,客官您隨便挑,我們這糖葫蘆又大又甜……”。
戚長夜轉過頭:“喜歡哪個?自己挑。”
趙歲歲耳根一熱,急忙伸手抽了一支出來,甚至都沒仔細看手裡的東西。
戚桐倒是仔細選了半天,看來看去終於挑了他眼裡的最大的那串兒,桐哥兒的臉上滿是喜意,也不知道是因為手裡的吃的還是因為自己挑東西的過程。
午時已過,趕集的人群也退去了不少,市集上空出了不少攤位,偶爾還能見著個挎著竹筐的老婦人往回走。
“她們是來撿菜的,像是白菜等菜,折騰一早趕到鎮裡後最外面那層基本都是要扒掉的,她們撿的就是這些爛菜葉子,窮一些的自己做了吃了,富裕的就剁碎了喂家裡養的雞鴨。”趙歲歲顯然對這些非常瞭解,輕聲給戚長夜解釋起來。
這倒是提醒了戚長夜,家裡似乎也應該養些東西。
即便是養的再精細再幹淨家裡也多多少少地會有些動物的味道,戚長夜其實不太想養,但家裡人需要雞蛋補身子,沒東西吃時拿兩個雞蛋炒了也能充作道菜,奈何這時間點已經沒有賣雞崽鴨崽的村民了,戚長夜也只能暫且將這事擱置下來。
他帶著趙歲歲與戚桐去了賣鹽的鋪子。
當朝百姓購買鹽鐵都有其專門的份額,鹽鋪鐵鋪都有規定的用量,戚長夜第一次來鎮上時購買的鹽還剩下不少,空間裡的精鹽也餘了小半包去,但他這次仍是買了不少,幾乎到了普通百姓每月所能購買的鹽的總量。
不止是他自己,甚至加上了趙歲歲那份,沉甸甸地共包了兩大包。
因著馬上就要到了秋日的緣故,倒是有不少人開始“囤鹽”,朝廷定的鹽量的確夠讓百姓們正常吃喝,但要是想醃製些什麼東西就不太夠了,所以有不少百姓都會提前一兩個月開始存鹽,等到了日子用來醃製些鴨蛋鹹菜等物過冬,官府對此也是心照不宣,只要沒超出規定的人頭份額便不會多問。
值得一提的是,戚長夜意外發現系統商城的鹽價竟然並不算高。
30積分點一袋,一袋剛好一斤重,也就是說每簽到三天獲得的積分點就能購買一斤精鹽,和系統商城裡的其他商品相比簡直良心的讓戚長夜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搞不好就是抄家路線啊。
戚長夜不由得感慨起來。
“我想買些雞蛋鴨蛋,雞蛋咱們自己留著吃,鴨蛋就醃製起來,等醃好了天也該涼了。”戚長夜將兩包鹽裝好。
趙歲歲點頭:“蛋還是在村裡面買吧,鎮上價貴,也不好往回帶,要是在路上顛簸碎了就太心疼了。”